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核心文章字数要求

时间:2017-07-29 所属期刊:理工中文核心期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简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季刊)创刊于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京中科工研工程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国内外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的第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核心文章字数要求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核心文章字数要求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1674-4969
国内标准刊号:11-5780/TB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一篇: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职称论文价格
下一篇:卫星应用杂志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学术咨询 服务项目咨询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简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季刊)创刊于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京中科工研工程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国内外“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的第一份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致力于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前瞻性地研究和传播关于工程科技以及工程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进展,探讨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探讨工程与创新的公共政策议题,努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本刊开设“工程前沿”、“工程战略”、“工程创新”、“工程评论”、“工程哲学”、“工程史与工程人物”等栏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笔谈、书评,并利用少量篇幅发布有关工程研究的学术信息,宣传我国重大工程科技和工程建设成就。本刊面向广大工程界、科技界、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和其他有关各界人士,旨在打造一流学术名刊,使之成为促进跨界交流的理想平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栏目设置

  工程评论、程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哲学、工程史、工程社会学和工程教育、书评、书讯等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投稿要求

  1、《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2017目录

  钢铁企业提升能源效率的分析与对策李杨[1]

  (19)钢铁工业绿色发展途径探讨李新创[1];高升[1]

  (28)钢铁流程能源转换功能价值深度开发研究温燕明[1];李洪福[2]

  (40)新型节能环保渣系研究李博[1];沈海军[2];童英豪[1];朱春恋[1]

  (44)球团替代烧结——铁前节能低碳污染减排的重要途径杨晓东[1];张丁辰[1];刘锟[1];邢芳芳[1];胡金玲[1]

  (53)高炉–转炉区段物质流运行优化郦秀萍[1];韩伟刚[1];张春霞[1];刘建华[2];魏志军[2];吴重远[2]

  (61)铁矿烧结工艺料层内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吴胜利[1];阙志刚[1];苏博[1];张永忠[1]

  (68)国内外钢铁工业能源高效利用新进展李冰[1];李新创[1];李闯[1]

  (78)烧结烟气钙基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龙红明[1];王毅璠[1];吕宁宁[1];魏汝飞[1];春铁军[1]

  (85)城市型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模式苏福源[1]

上一篇: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职称论文价格

下一篇:卫星应用杂志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