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城市规划评职论文GIS对规划应用的探讨

作者: admin2013-06-29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 通过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缺乏对土地现状的整体把握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科学或深度不够的原因之一,文章提出GIS分析有助于现状信息的获取和整理,从而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分析的手段,令控制性详细规划更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GIS,技术支撑

  1、引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的概念引入我国的,在我国发展不过20多年的时间,并且已经适应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引导了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成为我国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今天,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2.1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背景下会有所不同,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也不断地暴露出不少问题。规划实践也在不遗余力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着不断的变革和探索。

  2.1.1只注重地块控制而忽略整体控制——造成规划管理的混乱

  在现实规划中,由于市场力量的强大而且信息的不对等,规划师往往屈服于开发商的意愿,妥协于市场选择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只注重某些地块的控制而忽略了区域的协调与控制,或者只注重某些方面的控制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重要性等等。这样会对规划管理造成混乱,使控规失去应有的作用。

  2.1.2缺乏对土地现状和环境的研究——缺少技术支撑而导致指标不科学或深度不够

  由于任务的繁重、编制时间的紧迫,同时又缺少技术层面的支撑,使得控规对现状的把握往往建立在甲方提供的资料和少数几次现场踏勘的基础之上,前期分析和研究普遍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实际上土地的现状往往比较复杂,空间信息比较丰富。因此如何控制不宜建设区域包括农田耕地、自然生态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等就比较困难,而这些区域的界限如果没有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定位,是很难界定的。

  2.1.3 缺乏对城市空间形态控制

  一般来说,控规注重的是二维层面的控制,对三维空间的研究较少,因此与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空间形态的结合不够。惯常的做法是利用绘图软件生成三维分析,但在控规的指标和形态之间缺乏直观的表现,不能把数据和三维空间联系起来,而且调整不方便。

  2.1.4 规划编制的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人们普遍认为编制的成果缺乏可操作性和适应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规划成果缺乏成熟的研究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之外,也还存在缺少一个可以依赖的技术手段的问题。之前的讨论大都集中在使规划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法与措施之上,但是无论怎样可操作性强的方案也好,也还是要通过一个“抓手”来实施。因此,控规迫切需要一个可以把各项控制指标落到实处,直观,并且可以不断反馈修正的“抓手”。

  2.2发展趋势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该鼓励新的方法、新的观念以及新的技术的引入。控规编制技术和方法必将不断更新与进步,以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建设的不断发展。

  3、GIS在现行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3.1 GIS的特征及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用计算机来储存、分析、表达空间信息,以弥补、改变传统地图的局限性。GIS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信息,对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各种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GIS 能对与城市相关的各类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客观地、科学地管理和综合分析, 结合先进的科技手段, 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共享相关部门的数据, 对不同类型, 各个阶段的空间信息作出直观、生动的描述, 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城市规划相应的数学模型, 从区域角度来合理分布人口和城镇体系, 辅助城市规划和管理, 使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3.2 GIS的发展趋势

  GIS 作为组织、管理、分析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多专业、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综合服务, 为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提供崭新思路。GIS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集成化、网络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 这些将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GIS 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4、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引入GIS分析

  控规的主要任务主要是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和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而指标的确定和规划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分析。总的来说,城市规划的数据搜集与处理一般是基于主观判断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GIS是依托计算机的各种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处理,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观显示。可以通过定量化、空间化的分析,为问题处理提供决策支持,相对而言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1 GIS在编制阶段的应用

  4.1.1通过对土地现状的评价提出用地适建要求

  在现状分析这一阶段中,可以采用传统的GIS空间分析技术。现状分析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的背景研究,是控规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GIS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针对人口、社会、经济、交通、城市用地等等方面的分析,可能涉及到GIS中的多种空间分析技术,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通过GIS专题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4.1.2 对空间形态作分析

  最新的GIS空间分析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二维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二维分布的空间问题,还可以应用于三维城市空间的研究,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快速实现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三维GIS技术,是GIS领域的正在逐步发展的领域。三维GIS不仅能够表达空间对象间的平面关系,而且能描述和表达它们之间的垂向关系。从现有的GIS发展来看,成熟的三维GIS相关技术大多集中在三维可视化方面,这为空间形态的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4.2 GIS在规划实施与管理方面的应用

  GIS能够存贮、连接、分析和显示各种地理数据和空间数据。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逻辑性或空间性的分类和分层,进而应用各种分析功能产生多种新的信息或连接不同来源的信息。它能以极快的速度,以用户所需的形式提供精确的信息。由于对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不难由此推论,如果规划部门和规划工作人员能成功地实施这项技术,进而通过控制和提供准确相关的信息来进行规划管理,这项工具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规划人员收集、管理、分析和输出所需的信息,由此改善和提高短期和长期的规划运作及规划决策的质量,使规划工作人员有效地实现他们的传统职责,成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抓手”。

  5、结论

  近年来,GIS的发展,尤其是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GIS应用于城市规划带来了可能。笔者提出了一个建立在现有的GIS技术基础上,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用GIS的基本框架,除了现状地块分析、社会经济分析、交通分析等与其他类型的城市规划差别不大的空间分析应用外,在控规中应用GIS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表达控制指标与三维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蔡震.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2] 于一丁,胡跃平. 《探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新方法》. 城市规划, 2005年.

  [3] 林红杨,韩杰. 《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