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商务给服装业带来了新的空间和发展潜力。如何更好地应用电子商务,在市场竞争中构建竞争优势,是现在服装业面临的挑战。本文针对电子商务在服装业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服装业应用电子商务提出若干。
据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近几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超过25%的发展速度,2011年服装网购市场规模预计为2049亿元,而至2014年,预计将达到5195亿元,占整体网络购物市场比重的27%。
一、电子商务在服装业的应用模式
根据我们对现有服装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调查,本文从网站的设立主体角度对现在的服装业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分类,
二、应用模式分析
1、制造商平台类分析
正如其他行业的传统企业,服装业制造企业也十分重视电子商务技术的使用。早期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于企业网站的建设,通过网站进行企业和产品的宣传,倾听客户的投诉意见以维持更好的客户关系。随着购物的完善,网民已养成网上购物习惯,其中服装成为网上购物的第一大种类。以艾瑞咨询数据,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服装、鞋帽、箱包类”占到总市场份额的26.5%,位居第一。借助网站实现网上销售,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很为许多服装制造企业的新功能需求和发展潜力来源。以佐丹奴、美特斯邦威等为代表的传统品牌服装企业纷纷在自有网站开通购物栏目。但是在制造商自建销售平台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如下问题:
(1)渠道冲突
网上购物吸引消费者的一大重要因素是,电子商务可有效地缩减销售渠道降低成本,网上购物可以购买到价格较低的商品。但是对于传统服装制造企业来说,网络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之间容易因此存在价格上的冲突。如果网络销售的价格较传统销售渠道的销售价格没有优势的话,网络销售将发挥不出作用。但如果网络销售价格比传统渠道的价格低,又将对传统渠道的销售带来冲击。如此一把双刃剑,成为传统服装制造企业在开通网上购物的难以平衡的问题。
面对此问题,现有传统服装制造企业往往在网络销售渠道和传统销售渠道之间进行区隔。第一种方式是在货物的种类上有所侧重,网络销售渠道提供更为丰富品种,包括一些往年的款式,并以一定的折扣在网上进行销售;而传统销售渠道侧重于新款式的展示销售,获取更高的销售收益。另一种方式是创建新的品牌用于网络销售,如报喜鸟就设立新的品牌“BONO”用于产品的网络销售。通过品牌的区分实现区隔,以避免渠道冲突问题。
(2)前期投入过大
传统服装制造商在开通购物栏目后,为了吸引更多的访问量和流量,需要在网站推广方面下大功夫,投入更多的资金在网站广告、搜索引擎等方面。为了提供访问者更好的购物体验,也需要在网站建设、硬件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3)产品同质化
电子商务给消费者提供更为透明的购物,但对于目前服装产品这种存在严重同质化现象的产品来说,不一定是个利好。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当中,更容易对不同商家、渠道的服装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价格更低的产品,也不利于服装类网络销售的健康发展,甚至容易造成“劣币良币”的问题。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