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众多行业及企业当中,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比较早的并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信息化的应用已经全面地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勘探开发、生产科研以及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当中,其中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地震数据管理、财务管理等也不例外。因而,本文主要围绕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数据管理的建设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与论述。
关键词:信息化,数据,管理,发展
1、前言
信息化数据管理,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1]。
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及效果对其在整个行业市场中所具备的竞争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标志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点,就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来看,建设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的意识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2、财务信息化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较早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国有企业。数据处理到80年代的三维数据处理,再到现在的智能作业及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数据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企业管理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
2.1 地震信息化数据处理[2][3]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2.2 ERP系统[4]
为了实现了财务、物资、销售、计划等功能模块的集成,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动态的整体合一,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推广应用ERP系统。
ERP系统强调的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借助技术手段使得管理思想固化到企业管理中,将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等其他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那个,从而实现信息数就标准化并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集成使其协调运作,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绩效最优化,满足了建筑施工系统协同发展的要求。
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资产管理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形成实物、财务的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将所有实物、财务信息均置于系统管理之下,使资产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透明。财务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成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财务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升级和推广,成为集团最重要、应用面最广的业务支撑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会计核算,优化了财会队伍,转变了管理职能,财务控制由事后向事前和事中转移,信息化未形成系统。软件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没有形成网络,业务单元的信息化是非集成的,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系统扩展性差,无法为企业更好的管理。
对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资产管理的高效率。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数据录入、资产管理、信息交流及业务审批等工作流程均置于同一网络平台上,利用该网络平台可以随时查看资产管理信息,出具资产管理报表,分析资产管理现状,调控资产管理方案.还可以使资产管理的智能化。利用系统采集到的及时、丰富的数据,系统可以提供统计、对比、告警、决策支持等信息,逐步集合为统一、完整、透明、可用的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有效的调度各类资源,形成资源的最优配置[5]。
3信息化数据管理的成效及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实施,项目前期是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对这几个阶段的工作进行高度信息化管理,可以达到对企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减少管理层次,实现企业扁平化组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3.1信息化管理的成效
在信息管理上,基本完成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及管理与服务规范的制定工作,初步建成比较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和标准服务平台;在应用系统上,全面推进以EPR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建立统一、集成、高效的经营管理平台,加快专业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在基础设施上,形成畅通、安全、便捷、可靠的网络体系,以数据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为基础,以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硬件为重点,形成比较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工作体系上,基本建成总部和所属单位两级信息管理机构及有效的内部技术支持服务网络,各项信息工作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
3.2 信息化管理的目标[6]
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和在线实时管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不仅把信息化管理看成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应该看作是对资金的一种管理,是与企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相挂钩的,透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产的各种信息状况的分析,强化资产营运能力和管理分析能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资产的联合管理、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捷性、容量大等特点,建立一个固定资产网络管理系统工作平台,开发研制一套系统的、可行的,集本单位各个相关部门都可以登录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流程,使得纵向、横向每一个控制节点上的有关资产的参数、信息都能传输到统一的网络系统管理平台,实行各个部门的联合管理、资源共享。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化知识容量、动手能力和执业素养。要做为一名合格的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财会功底,精通现行的法律法规,还要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网络信息化知识、计算机操作、运用技能、,以及本行业的生产技术等[7]。
信息平台要能与管理平台实现动态平衡,并具有个性化特征。随着企业管理平台的持续发展,信息平台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范围需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4、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其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计算机、通信等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融合,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发展,我们需要在对传统资产管理模式去糟取精的基础上,更新理念,不断创新,优化资产结构,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寻求最高的效益、效率和最小的消耗,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以寻求整体最优化的生产经营策略,取代原来的局部计算机应用和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抵御各种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缪彬,丁润逸.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J].当代建筑施工石化,2010,(12).
[2]李华.以信息化促进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创新[J].现代企业,2008,4:20-21.
[3]孙爱芹.聚焦中国建筑施工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之路[N].经济参考报,2006,1.
[4]孙立新,刘 建,李永华.浅谈建筑施工行业物资供应“分段”管理流程关键点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9,11:99-101.
[5]洪红,张金福,谭德昌.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市场的建设和运行[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0(0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