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生产、工艺、财政等多方面的运营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物资管理。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物资管理,问题,对策
一、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及其意义
(一)物资管理
所谓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
(二)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的意义
1、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利器,能够保证企业施工经营正常运作,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物资管理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建筑企业中的物资供应部门在保证物资供应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的节约采购资金,合理储备库存物资,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加强采购的物资质量、价格的监督。更有效地管理供应商,使供需双方形成互信互惠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 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观念落后
从思想上来看,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存在两方面问题:意识对物资管理不够重视,而是管理观念落后。企业对物资管理重视不够。项目管理负责人主要精力大都放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上,认为物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很少对其管理流程等具体问题予以关注,有的管理人员从内心不想管好,以便从中混水摸鱼;有的项目负责人认为物资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只要物资进出没错就可以了。落后于现代管理理念。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一般生产企业的物资管理尚未能与物流市场有效接轨,企业领导、管理人员普遍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对第三方物流有抗拒心理。
(二)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既懂信息又懂物资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例如素质偏低的采购人员盲目采购,有的甚至违纪违法进人情货,在采购中捞好处,吃回扣,造成物资亏损以次充好质次价高,降级使用; 有的不能用,就长期堆放风化结块,造成物资账面价与实际市值价相背离,既造成无故浪费,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安全及其他工作,又影响了企业资产的真实性。
(三)施工物资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物流信息化是在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基础之上, 运用计算机技术, 实现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 及时传递、 充分利用。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控制方法, 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全面,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的时效性较差, 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 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施工物资管理实行系统化、信息化的操作。
(四)施工物资的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
施工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 是一项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多数施工企业物管部门没有按施工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施工物资管理工作计划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没有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物流管理思想的精华。造成企业物资计划控制不到位,物资采购控制不到位,仓库管理定置不到位,缺乏科学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企业对物资管理的执行过程缺乏控制。
三、 加强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素质
有效地进行物资故那里,关键是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按照公司的要求执行并实施,因此物资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是否具备非常重要。
作为物资管理人员其思想素质要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不谋取个人私利,一切能为公司利益着想;要有较好的业务素质,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并掌握施工产品的种类、性能等,并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要有公关素质,因为采购人员要和大公司、小企业或私营企业等各种人打交道,要能快速熟悉市场行情,及时了解市场信息。
重视培养和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物资管理人员除了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外,企业应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作为领导及有经验的老同志应做好传帮带,把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传给年轻人、接班人。
(二)建立工程物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统,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和效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处理物资信息的同时,应该注意建造综合数据的环境,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所有技术数据和事务数据对所有参与单位或个人均具有可视性和可存取性。简化的设计、便捷的维护、灵活的应用,增加了管理者对物资信息的理解,加快了信息传递到执行部门的时效性。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库存模型、预测模型等管理决策模型,其中的设计单元应包括:1、施工物料需求计划模块。通过使用采购和仓库/库存系统,系统能够提供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数据。根据消耗产生物料需求计划,生成新的订单,采购建议,其他需求以采购申请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分配给相应的采购人员。2、采购模块。该模块功能包括系统评价、供应商选择、监控订单等活动,以优化采购流程。3、库存管理模块。功能包括库存处理,计划内、外的库存取消,库存转移,保留和库存调整,以保证编制准确有效的物料计划和调配控制。4、现场收货模块。收货数据系统依据交货数量、质量实时更新。5、仓库管理。库房依据功能不同设计不同的物理或逻辑单元。以安排合时的存放位置,数量,调配流程等。
(四)加强材料采购、出入库及保管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1、材料的采购环节。
材料采购成本是材料成本管理最重要的一关。施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钢材、水泥、木材、砂、石等主要材料和其他一些批量大、价值高的物资的采购应实行招投标采购,全部实现阳光操作。通过供应商的竞争,从而大大降低材料成本,防止材料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增加材料采购成本。并使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2、材料的验收及出入库环节。
要建立材料验收及出入库控制的严格程序和手续。每次验收都应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应广泛采用电子磅秤计量,摒弃手工开票;严格材料出入库手续,实行岗位分离,互相牵制。对包工不包料的工程,材料的出入库要严格办理手续,按实际用量出库,防止承包人损失浪费。双包工程不能以包代管,对承包人的工程材料同样要进行监管,考核其工程材料的耗用情况,防止其偷工减料,变卖工程材料或据为己有。
3、仓库管理环节
仓库材料由于品种多、数量大,所以要对各种物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对重点物资、毁损的材料及时登记入帐,及时做好物资盘点工作,确实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使仓库规章制度齐全、材料摆放有序、物资盘点及时、材料管理不失控。
对于积压产品和配件要积极向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建议,积极处理闲置、积压、报废的物资,以此盘活资金,清理出有限的仓库空间。最后在使用过程中要少领多跑、定量严格领用,禁止一次领好几天的用量,以免用不完出现浪费。对施工现场的物资实行不定期地检查、监督、控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及时纠正。
4、余料回收环节。
做好各种材料余料回收,坚持废料利用。废旧材料收入要登记入账。
结束语
物资管理工是一项综合的复杂工作,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丰富,对于物资管理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资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好物资管理的采购、入库、仓储、回收等各个工作环节,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华,关有利,李兆事.物资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J].车间管理.2006(06).
[3] 贾云龙,王晓丽.建筑施工项目物资管理的改进措施[J].建筑经济, 2009(07).
[4] 李秀娟.浅谈现代化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 , 2008(10).
[5] 赵彦宇.浅谈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J].经营管理者,2010(0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