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施工技术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市场迎来的发展的“春天”。由于土建施工是一项现场涉及到多工种、多专业的交叉作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筑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现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混凝土工程则是土建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土建建筑的“骨骼”。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项目的质量,也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严谨、科学的施工工法,同时要选用合适的配料、搅拌、浇筑等施工技术,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出现质量波动和局部外观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总体质量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土建工程由于其工期长、规模大,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在我国,由于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引发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视,其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与混凝土施工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关于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技术的研究
混凝土结构,是指以混凝土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建筑结构,其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结构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有:①可模性好,可以灌筑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与尺寸的结构;②整体性好,可以灌筑成一个整体;③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与耐久性好;④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造价与维护费用低。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①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②极易易出现裂缝;③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④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⑤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
另外,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指标最主要的就是抗压强度,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由此可见,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控制过程,所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研究工作者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
二、针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
1 采取措施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最基本要素,因此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现行条件。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类型,包括砂石、添加剂。水泥等等;
(2)在选用水泥时,一定要选用有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保证采购的水泥的强度、稳定性以及凝结时间符合土建工程施工要求;
(3)所选用的砂石要满足无有机杂质、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质高等特征,其中的细骨料要选择中粗砂;
(4)在选择添加剂的时候,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选择粉煤灰作为外加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水热化的程度与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特质。
2 采取措施合理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
(1)是要将房屋建筑工程的受力状况与施工要求考虑进设计方案中,要在C20-C40 的范围内选择混凝土的种类,尽量少使用高强混凝土;
(2)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文图进行科学预算,制定出合理的混凝土可控温度与温度变化的范围,在最大程度上预防施工裂缝的出现;
(3)在选择施工模板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钢木混合模板与钢模板之间的差距,钢模板不仅有助于保温,而且可以根据施工要求采取温度控制计划,但木模板的效果就没有钢模板明显;
(4)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抗温筋,在房屋建筑的阳角处、楼板以及屋面板的位置采用密间距、小直径布置的施工方案。
3 采取措施处理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3.1 要做好梁与柱之间的连接工作。由于梁与柱之间节点核心的受力非常复杂,所以两者之间的施工缝一般是留在节点的下部或者上部。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如若处理不好两者之间的强度关系,有可能留下隐患。梁与柱两者之间不同强度的混凝土交界面应该设置在梁与柱同高的梁上。当两者之间的节点核心受力区的混凝土浇筑到梁板下面的平面时,在柱的截面上要设置与模板厚度相同的柱模板。当梁与柱之间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差距过大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界面可以留置在弯起钢筋的竖直截面上面。
3.2 柱和一些底板或者独立基础属于不同强度的混凝土交界面的时候,要将其设置在底板或者独立基础的上表面,和混凝土的施工缝重合。若只是独立基础,要将其设置在梯形截面变截面的地方。同时,独立基础或者底板与柱的不同强等级的混凝土交界面,可以设置在柱外距离等同于柱宽截面的地方,柱的深度要到达独立基础或者底板的底部。
4 采取措施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
4.1 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施工节点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结束之后要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总结。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现状要仔细地分析研究,找出其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2 做好混凝土工程施工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在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对原材料的生产资格证书、质量合格证进行检验,并抽取一些材料样品送入实验室进行试验,验证材料的质量。要将混凝土施工方案中的任务进行仔细分工,责任到人。同时要强化计量检测的研究,并及时地对定时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冷缝,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加以改进。
5 采取措施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要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
5.1 混凝土工程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混凝土自身的特征、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以及导致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的原因。比如说,混凝土结构的组织相对混乱、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发生变形以至于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等。
5.2 选择正确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与流程
混凝土的浇筑流程一般是自然流淌、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持续推移与一次到顶。在此过程中,严禁向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注水。对于搅拌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重新进行搅拌。另外要正确把握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与浇筑时间间隔。
5.3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当前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控温方法是改善骨料的级配比例,即选择一些干硬性的混凝土加入适量的混合料,进而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用料比例。除此之外,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加水或者用水将混凝土中的碎石冷却,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5.4 严格遵守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振捣方式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振捣要进行三道振捣:一是对混凝土坡角的振捣,二是对混凝土坡顶的振捣,三是对混凝土坡中间的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混凝土振捣时间与振捣棒的深度,振捣棒深入混凝土的深度为50 毫米以上,其移动的间距为400 毫米左右。在振捣完成之后,要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最后撒上5-25 毫米的碎石。
结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土建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交叉作业较多,怎样在施工过程中互相配合,合理的安排工序搭接和工艺流程,也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邓怀智,郗艳梅.设备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施工配合策略浅析[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2]孙海生,朱绚丽,王胜.浅谈建筑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的协调配合[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8(04).
[3]何韶亮,张清华,张云士.土建与安装施工配合的问题与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4]张晓岚.浅析基建工程的质量管理[J].硅谷.2008(18).
[5]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6]叶湛源.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3).
[7]赵俊丽.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