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保意识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在环境污染中,化学污染最突出,也最普遍,所带来的破坏也是最严重的。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知识与化学污染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对环保意识的渗透,以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环保意识;渗透对策
化学属于高中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化学知识与生态环境存在密切的联系,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诱发化学污染,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在高中化学教学之中,渗透环保意识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而且新课改明确提出:“在开展化学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对化学制品所存在的危害进行了解,并懂得如何借助化学知识来达到治理环境的目的,如何对化学资源给予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如何从化学角度来掌握自然与环境的关系”。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尽可能的从学生抓起,恰到好处的将环保意识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之中,以此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紧扣课本,渗透环保意识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课本是比较关键的教学载体,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今,在高中化学教材中融入了大量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以期在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来有效提高学生对环保的重视。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对紧扣课本资源,在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注重对环保意识的有效渗透,并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化学理论知识,以实现环境问题与化学知识的有效结合,让每一位学生更好的意识到环境保护与化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氨、硫、硫酸”的知识时,教师在对氨、硫和硫酸之间的化学原理及反应问题进行讲解过程中,要告知学生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属于大气中比较常见的污染物,其不仅能够诱发人体慢性或急性中毒,而且还危及人体的生命安全。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酸雨是如何形成的;二氧化硫有什么样的危害。随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实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本四日市废气事件等世界著名八大公害事件,这些都与化学污染密切相关,需要我们给予警惕。通过紧扣课本素材,可以在化学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更好的渗透环保意识,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原因、危害的掌握,进而帮助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信心。化学是与环保课题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保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课本,挖掘资源,不断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学以致用,渗透环保意识
高中化学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实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实验项目,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阶段可能产生的气体和排泄物,知道哪些气体和排泄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潜在的危害。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学以致用,并在此基础上渗透环保意识,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实验资源,而且还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硫的制取实验”的内容时,由于浓硫酸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一旦操作不当将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二氧化硫如果未进行处理还有可能严重污染空气。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改进,尽可能选择在密闭的环境中开展实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二氧化硫的外溢,而且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同时,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还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学生学习新知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学生也只有在新知运用中才会感受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化学新知的运用中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对新知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让学生内心产生了认同。
三、联系生活,渗透环保意识
如今,化学物质在农业、国防、工业、科技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或多或少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化学污染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而且所造成的影响有大有小。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的意识到化学污染物存在的危害性,进而帮助他们树立环境意识。例如,同样是在教学“氨、硫、硫酸”时,教师可以以我国“酸雨事件”为例来对其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截止如今,四川、重庆、贵州等我国南方地区的11个省份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酸雨危害,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大量植被遭受腐蚀破坏,每年由于酸雨导致重庆市的经济损失达到了5.48亿元。实际上,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石油、煤炭等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当其与大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后所得到的产物。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阶段,联系生活,来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尤为重要。生活是化学新知的土壤,生活也是化学知识的来源,联系生活现实,将与学生休戚相关的场景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更促进了新课教学。综上所述,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尽可能的认清我国的环境状况,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紧扣课本、学以致用、联系生活等教学方式来有效渗透环保意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确保环境保护深入人心。
作者:郑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