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英汉食品广告翻译

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2020-10-26阅读:文章来源: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广告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广告翻译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从食品广告翻译与功能对等理论相似点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食品广告翻译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的可行性。从文本对等、社会文化对等和文体对等三个维度出发,在英汉食品广告翻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食品广告翻译,并说明了该理论对于食品广告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英汉食品广告翻译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食品广告翻译;文化交流

  1背景

  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和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即翻译不仅要寻求文本表面意义的对应,而且要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来看,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词汇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而是对源语信息的表面形式的重组,表达视角的转换和目标语言的意义对源语意义的替代,同时在深层结构层面上保持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共性。功能对等理论包括语义对等、句法对等、文本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奈达认为,翻译应该是用最自然和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目标语言重新创造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广告翻译的特点是较强的目的性、对等性和时尚性。这些特征使得广告翻译是通过有效的转换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直译来实现意义上的等同。

  2食品广告翻译的特点

  2.1语音特征

  食品广告更注重通过愉快的声音、和谐的语气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语言的兴趣和信任。示例:Greattime,Greattaste.(McDonald’s)翻译:美好时光,美味共享。(麦当劳)汉译保留了英语广告中的双重修辞手法,注重以押韵的语音美化。汉语广告语朗朗上口,富有强烈的节奏感。简洁的汉语广告语言营造了诗意的氛围,生动地传达了麦当劳品牌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味觉体验和舒适的休闲时间。这种翻译方法也满足了功能对等理论中形式对等的要求。

  2.2词汇特征

  食品广告的语言通俗易懂。通常,它利用词语的否定意义、概念不确定的描述性形容词、感官动词等来增加食物的可靠性,使消费者联想到美味的食物,进而激发购买欲望。在词语选择方面,食品广告往往使用语义双关来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示例: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Icecreamadvertise⁃ment)翻译:尽情大吃,不增体重。(冰淇淋广告)由于“spoil”一词有多种含义,英语广告采用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段。在这种新颖的方式下,广告语言表达了这种冰淇淋的特点是甜味,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导致消费者的体重增加。这一口号不仅激发了消费者享受美味冰淇淋的欲望,而且减少了消费者在享受冰淇淋时体重增加的担忧和内疚感,从而提高了冰淇淋的销量。汉语翻译突出了尽情吃与不增重的对比,满足了功能对等理论中语义对等的要求。

  2.3句法特征

  广告口号通常是简短和精炼的,因为它们使人们记忆迅速,清晰,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食品广告标语当然也不例外。在句型方面,食品广告语言呈现为多种句型,易于使用。大多是省略句和简单句,所以人们可以一目了然,然后快速理解和记住信息。示例:Untilthelastdrop.(Nestlecoffeeadvertisement)翻译: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雀巢咖啡广告)这个英语广告的想法很有独创性。中文翻译也保持了这个简单句的风格。在英语广告中,广告商不直接宣传咖啡的味道和质量,而是以极大的享受来描绘喝最后一滴咖啡的形象,从而突出产品的质量。汉语翻译也坚持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文体对等要求,用简洁的文体翻译英语广告中的简单句。

  2.4修辞特征

  好的口号离不开优美的语言,优美的语言往往需要巧妙的修辞手法作为支撑。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艺术美,而且表现了产品的特点和功能,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的修辞可以使广告充满诗意,特别是对食品广告的翻译。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押韵、隐喻、双关等。可以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多个角度刺激消费者购买兴趣。示例:Breakfastwithoutorangejuiceisadaywithoutsun⁃shine.翻译:没有橙汁的早餐犹如没有阳光的日子。(橙汁广告)这则广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橙汁比作阳光。它反映了橘子和太阳的鲜艳颜色,能带来温暖和能量,橙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比较这两幅图片的相似之处,消费者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橙汁产品的关键信息。因此,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以增加广告的说服力,增强消费者对实际产品的画面感。

  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食品广告翻译

  食品广告用于商业目的,其目的是展示食品的原产地、外观、口味和功效等关键特征,以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确保有效信息得到充分表达。由于食品广告种类繁多,各有特点,食品广告的翻译策略可以从文本对等、社会文化对等和文体对等三个角度,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食品广告翻译。

  3.1食品广告翻译中的文本对等

  文本对等是基于语义对等。在食品广告翻译中,语义对等贯穿于整个文本。词、短语和文本的语义对等需要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食品广告有时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因此译者需要运用文本对等原则,在词汇和句子意义上比较源语和目的语的词句,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在文化差异方面的意义。示例1:农夫山泉,有点甜.翻译:Alittlesweet,peasantspring.本广告采用直译的方法,直译是指将源语的语法结构翻译成翻译语言中最相似的对应结构,但无论上下文如何,词仍被逐一翻译,以词为基本单位,在翻译中实现词与词的对应。示例2:西凤酒,清而不淡,浓而不艳。译文:XiFengwine,mellowandsmooth.本广告采用意译法。意译是指提取原文的内容,摒弃其形式,保留源语所要传达的意义,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文本对等原则。

  3.2食品广告翻译中的社会文化对等

  广告翻译需要考虑两国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习惯、宗教信仰、消费观念和目标消费者的教育水平,在充分考虑这些社会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广告的原始信息传递给目标语言消费者。食品广告的翻译涉及两国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的碰撞和融合。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比较两国消费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中国的“祁门红茶”被翻译成国外的“KeemunBlackTea”。“红茶”没有被字面翻译为“redtea”,因为东西方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茶的名称是根据茶水的颜色,它已经煮熟。在西方,茶是以茶本身的颜色命名的。在翻译时注意两国的文化差异,可以尽量减少文化误解,提高广告效果。

  3.3食品广告翻译中的文体对等

  食品广告种类繁多,其风格形式多样,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意文体对等。广告风格的常见形式包括叙事、诗意、问答和联想。译者在翻译这类文本时,应使原文与翻译的语言文本在风格上等同,从而在翻译文本中再现原文的风格,表达原文的内涵。示例1:Whenyou’resippingLipton,you’resippingsome⁃thingspecial.翻译1:当您在品尝立顿红茶时,即在品味其独特性。翻译二:饮立顿红茶,品独到风味。示例2:FreshupwithSeven-up.翻译1:“七喜”饮料会使您提神醒脑。翻译2:君饮“七喜”,醒脑提神。翻译1和翻译2都清楚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但很明显,在这两种情况下,翻译2优于翻译1。原因是翻译2比翻译1更简洁,更有吸引力。翻译2注重韵律美和语音美,在语言形式和文体风格上与原英语接近,与功能对等理论的文体对等一致。

  4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食品广告翻译,从语音、词汇、句子和修辞等方面分析了食品广告翻译的独特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可以得出功能对等理论与广告翻译有三个相似之处,即关注读者的反应、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为功能对等理论指导广告翻译提供了可能。结合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要求和食品广告翻译的特点,可以从文本对等、社会文化对等和文体对等三个角度来指导食品广告翻译。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些翻译策略进行食品广告翻译可以增加食品销售,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促进文化交流,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孔凡生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