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里程不断增加,项目技术难度也随之增加,瓦斯、地应力等地质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文章主要从管理内容、管理难点、管理模式3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以期给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新形势;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基础道路网基本形成,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要求,还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公路特长隧道工程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里程不断增加的同时,技术难度也不断增加,且在建设中频繁发生高瓦斯、高涌水量等地质灾害事故,不利于公路特长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我国交通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内容和难点,进一步探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内容概述
1.1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
新形势下,在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高瓦斯、高涌水量等地质灾害事故频繁发生,直接威胁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在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三高”特长隧道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的研究,确保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从根源上避免“三高”地质灾害事故对项目建设的负面影响,确保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及其服务功能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必须重视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特有服务功能的完善,这就要求加强隧道建设和运营信息化管理,确保公路隧道工程能够安全、高效运转,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同等重要。传统意义上的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主要是合理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手段,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避免在工程施工阶段出现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安全事故。新形势下,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逐年增加,且项目建设地大部分集中在我国西南山区。同时,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逐年提高,使得公路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使得隧道建设管理者的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要掌握传统意义上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传统安全事故,增强相关人员安全意识,还要不断完善项目建设安全管理体系。
1.3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管控
山区中的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建设成本也不断增加。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是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工程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立项时,要多方科学论证其经济效益;在路线确定、设计、施工等环节,需要尽可能地做到最优;在建设管理方面,还要重视管理体制的优化,并加强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能够全程、多途径服务于工程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2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难点分析
2.1技术难度更大
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受水、气等因素的影响,安全隐患较多。为保证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有一个安全环境,就要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加大水、气等方面的投入。如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的防灾和救援,对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施工和运营阶段加强多项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其技术难度更大。
2.2工期紧张
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往往是某项公路工程项目的部分控制性工程,在工期上具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同时,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实际工期和投入运营时间节点,会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地方的主干道,更是要尽快投入运营获取公路收费政策红利,以降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因此,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工期往往比较紧迫,这使得工期管理成为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个难点。
2.3水文地质环境错综复杂
新形势下,大部分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长度远超现行特长隧道长度规范标准,相比一般的公路隧道线路,往往要穿越不同的水文地质区,隧道开挖、支护参数等不尽相同,这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如某隧道全线长度约为6.54km,主洞穿越超过70个不同的工程水文地质区段,支护参数随水文地质的变化而调整38次,直接增加了项目建设管理技术难度和管理工作量。
3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分析
现阶段,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常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项目法人管理模式、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等,结合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实际,选择适宜的管理模式,能够大幅度提升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效果。
3.1项目法人管理模式
所谓“项目法人管理模式”,指的是由项目法人根据拟建公路特长隧道工程等级、规模、技术难易程度,分别委托具有相应资质、技术、专业经验的设计、施工等单位,分别承担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等任务,而项目法人主要负责项目资金筹集、过程质量管理、控制投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等具体工作。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应用项目法人管理模式,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占据决策主动权,且可以贯彻项目法人或者政府意图。同时,项目法人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有较大的自主性,可极大地提高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但是当今公路特长隧道工程的项目法人主要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其成立时间较短,严重缺乏管理实践经验,并没有相应的技术资质,还需要时间和项目实践积累经验。
3.2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承包模式
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承包模式指的是项目法人在项目立项或者实施阶段,通过合同方式委托专业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并要求其在合同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的同时,承担项目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需要协助项目法人完成与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的承包商签订合同,并与项目法人共同完成与各参建单位的授权管理协议书,同时根据项目建设管理成本合同、授权管理协议书、工程相关的现行法律制度等,督促项目各参建单位在合同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是小事务由项目建设管理承包单位全权负责处理,重大事务备案并转呈给项目法人,若在项目建设期间出现合同违约、重大质量事故等,则由建设管理承包单位与项目法人协同处理。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应用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承包模式,能够增强业主的自主性,提升业主在项目具体关键事务上的决定权利。同时,项目建设管理承包单位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与实际投入没有直接联系,项目法人额外承诺的奖励,也是在项目建设管理承包单位在合同目标达成后的合法应得的经济收益。正因如此,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承包模式应用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可以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3.3工程总承包模式
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业主可将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立项、施工等诸多事务全权委托给总承包商,也可单纯地外包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的施设和施工业务。在此模式下,业主只需要负责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筹集工作,总承包商则是在满足项目使用功能和投资规模下实施管理。对于业主来说,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只需要签订意向合同,节约了合同管理方面的各项投入,有利于控制项目投资成本。但是在具体的工程事务决定上,业主往往不具备过大的决定权,如工程变更、安全环保等,使得其难以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监管作用,另外,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在项目中的收益与项目实际投入密切相关,其对项目利润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在项目设计、施工等阶段压缩投入,容易给公路特长隧道工程的安全使用和寿命周期带来隐患。
4结语
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运营管理等技术研究,同时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为建设高质量的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阳,杜琳.公路特长隧道分段通风与主体工程一体化设计研究[J].公路,2019,64(08):349-352.
[2]杜江林,王宇皓,周雄华,高世军.特长公路隧道联络风道的通风方案优化[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36(05):91-94,101.
[3]李波.中铁二局承建米拉山隧道工程70%已完工开通后将成世界海拔最高公路特长隧道[J].施工企业管理,2017(09):120.
[4]西藏米拉山隧道拟6月底通车系世界海拔最高公路特长隧道[J].西部交通科技,2017(02):6-7.
作者:张远韬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