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高等师范院校保护生物学教学

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2019-12-21阅读:文章来源: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涵盖内容涉及生物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教学难度较大。作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心得。首选,对保护生物学的内容筛选,搭建重要内容框架,选取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和关联性的经典案例;其次,应用多媒体进行传统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掌握程度;再次,讲授者一般是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引入自身科研方向,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最后,开展研讨式教学,针对师范生的特点,进行讲课能力的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保护生物学教学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多媒体;科研

  全球人口增长迅速,从1850年的10亿到2011年的70亿,仅仅用了160年。人口增长加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科学家和公众已经逐渐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热情不断高涨,上世纪70年代,催生了一门新兴学科——保护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除了生物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遗传学、行为学等之外,还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此学科的讲授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教学难度比较大。我国保护生物学家编制了一些“保护生物学”教材,是目前教学非常重要的参考。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保护生物学”,需要从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学生实践入手,深刻了解“保护生物学”的宗旨,并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目前“保护生物学”已经在一些高校包括师范院校中开展,作者根据在师范院校“保护生物学”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心得。

  1“保护生物学”的内容筛选和案例选取

  通过“保护生物学”学习,主要了解保护生物学学科的起源和基本概念,理解自然保护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研究,提出管理建议,实行保护措施,达到生物多样性的延续。对于教学内容,首先作者参考和综合不同保护生物学教材,如Primack、马克平和蒋志刚主编的“保护生物学”,贾竞波著的“保护生物学”搭建最重要内容的框架。作者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下部分:(1)保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范畴;(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面临的威胁;(3)保护生物学三大理论;(4)不同水平上(种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5)可持续发展遇到的挑战。为了更深刻地了解这些内容,需摘选精典案例。案例选取合适与否对其应用效果甚至课堂教学有直接的影响,建议从时效性、新颖性、关联性考量。例如,讲解“影响小种群存活的因素”知识点,实际包括很多因素,重点讲解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丧失的关系。人们常常认为小种群意味着低遗传多样性,通过列举尼泊尔独角犀的例子,说明栖息地丧失不一定影响遗传多样性。由于数量少,一些生物学家担心如此小的种群会因为遗传变异性丧失、近交衰退,以及近亲交配而带来的遗传疾病等原因不能长期存活。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尽管独角犀经历了瓶颈效应,但是其世代长,遗传学上独特的个体具有高流动性,维持了遗传变异,因此遗传多样性还是比较高的。

  2多媒体辅助下的传统授课

  毫无疑问,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载体,传统授课的优势无可替代。但是,一位老师很难将“保护生物学”讲好讲透,因此最好由多名教师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每位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各自擅长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达到传授效果,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容易理解。在上课之前进行集体备课,尤其虚心请教德高望重的一线教学专家,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学方式、内容时间分配、板书设计、语言表达等方面形成共识,然后,不同教师教学不同章节。知识传授方式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接受度和注意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老师单向灌输为主,倾向于照本宣科,而课件则是海量的文字和图表,课堂上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而昏昏欲睡,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建议制作PPT时,注意以下几点:(1)PPT要突出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工作主题,明确课堂的目标,所有的内容围绕主题。(2)PPT播放时,以讲解为主,勿以PPT上的文字为主。在PPT播放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基本的内容,之后,教师通过讲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眼光从PPT移动教师身上来。(3)PPT格式。PPT幻灯片页数不限,但是切忌PPT的演示时间不能太长。幻灯片的格式需多放图片、视频和动画,无需太多文字。不同标题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小标题用不同大小字号。尤其,在讲解难点时,要对幻灯片进行特殊的处理,简洁明了。首先要明确,听众是本科生,不能完全以科研汇报的形式开展,要以让学生听明白为目的。对难点进行拆分,幻灯片先表现整体思路,再仔细讲解,并有停顿,深入浅出,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消化,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形式,加深印象。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反复提及,这样学生容易掌握。(4)PPT的禁忌。每张幻灯片的文字不宜太多,否则学生会持续将目光锁定在PPT上,如浏览花费1~2分钟,没有时间或精力听教师的讲解。每张幻灯片讲解不宜太久,不需要同等对待每一张幻灯片,只需对包含重点内容的幻灯片,着重讲解。内容不宜过于陈旧,需每年对PPT内容进行更新,基本掌握国际、国内及周边的前沿生物保护动态,融入新发生的大事件。幻灯片内容不宜太繁杂,本科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注意力有限,太繁杂的描述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如果知识点能通过更加形象、更加灵活、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那么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大大弥补单向灌输的劣势,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就是这样的媒介。多媒体教学一般是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媒体信息,按教学需求,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完成教学。多媒体因素包括图片、视频、动画和网络资源等,它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上反应教学内容,如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自然界中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濒临灭绝物种所面临的环境恶化等诸多现象,同时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承载量,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保护生物学”传达的内容。其中,视频是重要的载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动态、丰富的画面,其视觉效果能够起到串联知识点,增强趣味性,集中注意力等作用,此非文字或图片所能达到的。例如,通过播放《Oceans》视频,学生可以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知晓过度捕捞使鲨鱼种群下降,残忍的割鳍,使鲨鱼很快在水中死亡,这引起了学生对于鲨鱼的同情和对非法鱼翅贸易的痛恨,并使得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严重性和保护生物学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担负起一位生物保护者的角色。

  3引入自身科研方向,掌握学科前沿动态

  “保护生物学”讲授者,基本都是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只有了解这一方向,才能讲授好。通过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讲解,学生能够了解该学科最新的国际、国内和周边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例如,作者从事鲸豚保护生物学方向的研究,首先从上世纪的捕鲸讲起,向学生讲解捕鲸导致鲸豚类种群的急速下降,至今仍有一些物种或种群没有恢复。其次,讲解目前鲸豚类受到的威胁,如航运、养殖等。最后讲解如何研究这些威胁因子对鲸豚类的影响,提出保护管理建议,保护鲸类的生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基本了解了鲸豚动物的生存及保护现状。再如,一名授课老师从事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从自身科研实践诠释了保护生物学的三大理论之一:岛屿生物学理论。该理论首次从动态方面阐述了物种丰富度与岛屿面积及隔离程度的关系,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其中的专业术语,只有长年从事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研究者才能充分把握和解释清楚,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研讨式教学和师范教育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有明显的缺陷,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致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因而让学生主动参与是解决这种困境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赋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彼此分享的学习过程及成果。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研讨式教学。在保护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选取部分热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辅以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日,如“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等,和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和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CBIS)等进行科普,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研究、讨论、探索,发表对问题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同学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每位同学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收集资料,运用已学习到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和总结,得出结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了课堂知识,并扩展相关文献,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学生之间有协作性,自主性,充分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讲授者应作为主导,把握方向,提出科学问题,启发思路,与学生相互配合,做到不跑偏,不空洞,不枯燥。通过小组汇报,锻炼学生(师范生)的讲课能力,准备汇报PPT过程模拟了师范生将来的教学过程,这对于师范生来讲,是难得的机会,达到一举两得。

  5结语

  保护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涵盖了生物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多种交叉学科,知识点众多,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引入自身研究前沿动态,通过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开展研讨式教学,针对师范生的特点,进行讲课能力的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迪,张静怡.“保护生物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15.11:87-88.

  [2]刘俊华.保护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3(22):119-119,122.

  作者:陈炳耀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