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初中物理教学德育功能开发策略

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2021-02-01阅读:文章来源: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文化名人,如焦耳、瓦特、伽利略、富兰克林等,这些文化名人为物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丰富的德育资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这些人一方面是以小故事的形式在教材上出现,另一方面以各种物理单位的形式存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不太爱关注这些内容,总感觉这些内容与教学联系不大,其实在教学实践中,这些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起到了“功夫在诗外”的促进作用。学习物理,如果受到这些文化名人事迹感染,自然就更有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目的性和兴趣。因此,注意开发物理教学中文化名人的德育功能,应该受到重视。

初中物理教学德育功能开发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文化名人;德育功能;开发策略

  在物理学科发展过程中,科学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质疑精神和创造力,推动了物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近代物理学科产生以后,物理学科的发展更是离不开这些人的推动,这物理学科中,这些人是文化名人,这些文化名人在物理教学中,虽然基本不涉及知识的考查,但是作为一笔丰富的财富,经过物理老师的开发和利用,应用于德育教育,作用显著,同时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具体如何开发初中物理教学汇总文化名人的德育功能呢,笔者做了如下有益地尝试:

  一、发掘物理学科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责任担当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总给学生说,科学是无国界的,但是有时候我们又要告诉学生,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伴随新中国成立,我们很多优秀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回国,其中就包括钱学森等卓越的顶尖这些科学家的回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物理学科的水平,同时也极大提高了我国国防科技水平。这些科学家一方面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一方面又要接受国内较差的物质条件和科研条件,这些物理学家身上的哪些品质能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呢?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这些优秀的物理学家的事迹,去让学生懂得忧国忧民的责任担当。可以说,钱学森的爱国故事学生是最为耳熟能详的。通过钱学森的爱国故事,让学生知道,热忱的爱国热情吸引了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而他们的回国,又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国荣我荣,国衰我耻”的辩证关系。物理学生的另外一个物理学家邓稼先的故事,学生们略为陌生,只知道他获得了“两弹一星”荣誉称号,却不知道他背后默默无闻的故事,笔者就借助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介绍邓稼先的故事。讲他的忧国忧民,讲他的不为人知,直到晚年邓稼先的故事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提出,教师在物理教学上不能只关注物理教学,也就是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老一辈卓越的物理学家身上的优秀品质,鼓励学生已国家复兴、民族腾飞为己任,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当下的学习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近年有新闻揭露,很多高校的优秀人才,去留学之后,不再回到中国,这其实和老一辈的物理学家的可贵品质是截然相反的。因此通过当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二、通过物理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时下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虽然总体水平还是相对落后,但是在一些尖端科技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开始,物理学科是很多学生必须要学好和选择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初中物理是打基础的,初中物理学习不好,直接影响学生高中物理的学习,并且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物理成绩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发展。而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物理人才的培养,物理学科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尖端科技的发展水平。但是纵观物理发展史,尤其是近代物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我们国家实际是落后于世界的。以初中物理教材的一些单位为例子,如瓦、焦等等,这些都是以外国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而这些物理成果的取得,也大多与中国人没有关系。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近代的中国是积贫积弱的,不单单是国家主权遭到威胁,也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同时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滞后于世界。中国古代,中国一度是世界科技的领跑者,但是自明清以来,中国科技逐渐脱轨于世界,我们从科技的领先者,沦落为科技的落后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奋起。通过给学生介绍瓦特、焦耳等进行物理探索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创新也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味地学习和借鉴,会越来越落后于世界潮流。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青少年把自己创新精神激发出来,在物理学习上才能有上进心和进取心,也才能把自己的学习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三、通过物理学家的优秀品质,提升学生的耐挫能力

  当下的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不单单表现在物理学科,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明显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的作业凌乱,尤其是农村的学生,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懒得吃苦,得过且过,并且他们的父母由于忙于生计,对他们疏于管理,很多学生在课下时间,迷恋手机游戏,甚至也有一些吸烟、打架的不良嗜好。随着年级的增高,物理学科加入他们的学习内容以后,他们一方面是不适应,毕竟多了一门学科,而且是理科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学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他们也不想钻研,在物理学习上,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动脑子,借助一些手机app去查询答案,不做过多过深入地思考,这样久而久之就缺乏攻克物理难题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他们也懒得在这方面下功夫。而且,很多孩子耐挫能力是很差的,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是批评不得的,教师的一些批评他们置若罔闻,或者接受不了,有时候教师的一句中肯的批评就导致一些学生的情绪崩溃,可见,这部分学生的耐挫能力也是非常差的。鉴于这种情况的存在,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一些优秀的物理学家或者科学家的可贵品质去鼓励学生,希望能够帮他们树立起战胜物理难题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鼓励他们提高面对生活难题的信心和勇气。笔者曾经反复给学生举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例子,居里夫人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地卓越成就,居里夫人在进行科研时,遭遇了无数的失败,但是她始终都不放弃进取的信心,终于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巅峰。而她在进行科研时,放弃了自己的许多优越的物质生活的享受,几乎把自己的毕生都献给了科学研究。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即使伟大人物的成功,背后也是浸润了无数的辛勤和汗水,就像歌曲中唱到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挫折,如难题的阻挠,老师的批评,生活中的一些其他的不如意,就自暴自弃,或者放弃攻克难关,实在是生活和学习上的懦夫,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而这些情况在学生身边又数见不鲜,因此,战胜自己,战胜身边的挫折,要努力做一个勇敢的人。通过有意识地循序渐进的渗透熏陶,学生的抗挫能力逐渐地提高,并且也对物理学习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勇气。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这样能给学生启发的优秀人物有很多,如布鲁诺、伽利略、爱迪生等等。

  四、紧密联系时政,把优秀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引入课堂

  如果说,教材的一些知识离学生具有一定的距离,这样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笔者在物理教学中也有意识地给学生引入一些时政的材料,这些时政材料中涉及到的一些物理名人的故事也同样激励着学生的成人与成才。例如,每年举办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自2000年设立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截止到2020年,已经走过20个年头,现有有30多位卓越的科学家获奖,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如袁隆平、屠呦呦、王选等,也有一些因为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才走进全国人民视线的卓越科学家,其中也不乏卓越的物理学家,这些物理学家,教材上涉及不多,或者鲜少涉及,但是笔者也会有意识地把这些人引入课堂中。如两弹一星元勋,核物理学家于敏等等。这些物理学家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和学生引起共鸣,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其他学科进行渗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每年都要涉及最新的时政材料,如果物理课堂上也能言简意赅的引入一些最新的时政材料,也能给学生有很好的启发。

  五、借助多种手段,进行德育资源的运用

  在发掘物理学科文化名人的德育功能时,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是把物理学科文化名人的事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事迹给学生熏陶,让学生信服,让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同时笔者还注意这些文化名人运用时不同的手段的使用。如通过视频的方式,对于一些留下视频资源的物理文化名人,如近年的颁奖的视频,采访的视频等等,都可以撷取一个片段,有时候,语言的魅力远不及视频更具有直观性和冲击性。同时借助丰富的图片资料,近现代的物理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由远及近都是如此,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讲解时,可以适当补充图片,是对教师讲解的一个有效补充。有时候,笔者也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一些物理文化名人的事迹,如笔者介绍过杨振宁的一些事迹,这些事迹就是以时间为线索,把杨振宁在物理学科上的贡献,以及近年他频繁回国,进行学术交流,促进了中国物理学科的发展,也体现了杨振宁的拳拳爱国热忱。除此之外,笔者还多次给学生引入霍金的视频和影音资料,让学生为这个伟大的学家点赞,学习这位身残志坚的物理学家身上可贵的品质,同时,也学习他百折不挠的科研精神。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物理文化名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德育教育的功能,也是物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郑钦;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年08期

  [2]白国祥;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年20期

  [3]郑钦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年08期

  [4]刘凯;谈基于网络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教育的创新[J];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第17期

  [5]郜建辉;摭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23期

  作者:张翠敏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