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强国目标的逐步推动下,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了体育训练中,由此构建了新型的训练模式,有效提升了训练效果和比赛水平。从该类技术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它势必会成为田径训练的必然性趋势。对此重点探究其应用情况十分必要。
关键词:田径训练;现代教育技术;体育强国;应用
1引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下,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系统化的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存在很大区别,除了要注重学生对运动理论和知识的领会,还需要让其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尤其是在田径训练这类传统项目的开展中。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田径训练中,能够打破传统理论课教授和技术实践间的教学模式界限,给田径训练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大大提升训练的效果与质量,促进体育人才培养。
2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点
一是教学时间灵活,教学层次较多。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学生不再受到传统教学固定地点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接受教学,同时科学分配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都可以由学生个人决定,使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有所增大,实现了教学模式从教师控制转向了学生控制。二是教学资源丰富。现代教育技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资源丰富,能够促使学生从中摄取大量学习信息,不再把自学视野局限在课本上,有效解决了教师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及信息时效性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在掌握了足够的信息之后也给后续的自学增加了底气。三是交流形式多样。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在线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这与传统口头问答相比较,整体信息反馈量极大,知识传播效率也更高,特别是和其他软件制作的课件相比较,网络换进带来的交互和交流方式更具实效性和时效性。
3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优势
3.1教学手段和资源更加丰富
原先的田径训练主要以动作示范、口头传授、录像或者幻灯片等作为基本手段,但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进去,通过互联网能够直接将这些手段全部综合起来,使大量的文字、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或视频、flash动画、音响等全部综合应用在教学中。传统训练中,动作示范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时常出现动作不规范或者错误示范的问题,无法给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动作概念,也不能直接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动作表象。比如跳高里的过杆教师很难可以慢速示范,学生在观察时也只能从一个角度入手,非常不利于初学者学习。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学生则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去观看最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示范,并对动作反复、慢速和多角度进行观察,以此形成动作表象[1]。现代教育技术当中,资源众多,彼此间还可以实现共享。一是能够实现教学优势互补,吸收更多精华;二是能够随时随地补充和吸收知识,使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指点。
3.2知识更新和教学反馈更加及时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频率较高,而传统训练模式中教师教案往往多年不变,很多知识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特别是当前田径竞赛规则千变万化,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训练效果。例如田径教学中为强化学生柔韧性,传统方式主要采取静力牵伸或者摆动牵伸,实际上这两种方式目前已经被证实极易使人出现肌肉酸痛或者韧带拉伤的问题。当前国际上针对该项训练最先进的方式就是PNF法,它在有效预防肌肉酸痛,保持肌肉爆发力和弹性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在应用教育技术后,学生则能够非常快速地从网上获得该方面的知识,掌握其具体的训练方法。此外它还可以及时更新田径训练内容,快速提升教师训练水平,改变了传统同进度、同地点、同时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自身训练情况设定训练计划,不再受到地点、时间和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提升了教育平等性,有利于素质教育顺利展开,促进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2]。
3.3学习协作性和教学互动性更加强化
现代教育技术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实现双向交流,达到交互式学习的目的。尤其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下,一是能够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主动向教师提出调整学习安排的要求;二是能够让教师通过网络充分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以此调整训练安排,保证了训练效率和质量。田径训练不但要求学生必须要有极强的自觉性,还要有一定协作性。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能够直接通过网络和教师进行对话,以此获得更多田径技能学习上的帮助,并和其他同学对相应的技术动作进行讨论,最终获得启发,达到既定的学习效果。
4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训练中的切入点
在当前田径训练实际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设施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以局域网作为载体,互联网作为资源的获得渠道,将任务驱动型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教学切入点。第一,在学习环境上,可以从教室和操场转到电脑网络教室,或者学生自己选定的地点,通过电脑或其他智能化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第二,在学习方式上,可以通过一个较为明确的训练任务带动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
5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策略和注意事项
5.1应用策略
(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训练积极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体育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克服了传统边示范边讲解的模式,极易引起学生训练兴趣,激发训练热情。比如在训练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和训练相关的各项信息、声音、画面和文字,给其带来新的体验,激发兴趣[3]。以跨栏训练为例中,就可以让其先观看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其他资料,充分了解正确的跨栏动作,同时再播放一段动画效果和动作技术分析,让其掌握动作要领,如过栏技术、起跨攻栏多少距离最佳、腾空过栏的身体姿态,以及下栏的起跨腿和身体动作,栏间跑几步最佳等等,由此渐渐实现动作动力定型,不再只是单纯进行模仿,达到强化训练效果的目的。(2)应用视频动画强化感性认知。田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和技术。而学生对于某个新动作的形成往往需要通过看和听实现,其中"看"是训练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则能够使其迅速形成正确的运动姿态,提升运动技能。实际训练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动作讲解和示范播放给学生,并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如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集慢动作、重放、停镜,再结合传统的示范和讲解将动作核心展现出来,使学生清晰捕捉到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4]。教师在这之中也可以实现分解动作要领讲解,对整个动作过程进行演示,突出中安点,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以此强化训练效果。(3)应用多媒体技术强化问题解决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可以将各种运动技术重难点和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训练前后让学生进行观看,并在相互比较之下提出和解决问题,以此强化其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可以将学生标枪投掷日常训练的内容录制成视频并拿出几组,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训练实际进行讨论交流,并对个人动作进行剖析、比较,进而明确其技术环节,如持枪姿势、助跑、用力、缓冲以及器械在出手之后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等。教师最后再针对讨论结果总结出技术动作要领。如此一来,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了解更多练习的方法。(4)应用现代影像系统建立动作概念。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训练中,还可以专门给训练场地安置一个摄像头,使学生在做完一个动作之后在大屏幕上及时观看自己的动作完成情况,并在和正确动作的比对分析下不断完善自我。比如可以给其中配置专门的动作技术影像解析系统,在动作捕捉解析之后给出定量分析结果。教师则在训练前针对分析结果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技术动作。或者还可以利用其中的情景再现模式实施动作分解,再利用慢动作让学生清晰感知动作在不同时空的实际位置,激发形象思维,促进观察和判断,掌握技术要领,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
5.2注意事项
(1)提升田径教师业务素养。在田径训练过程中,不管是训练目标的实现,训练内容的完成,还是具体训练方式的应用及推广都无法脱离教师而存在。训练成果的展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科学水平及教育理论修养,所以在实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教师培训及师资力量建设,加大对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培养与强化,充分明确教师应掌握的信息知识和技能。(2)根据教材优化课件内容。在设计田径训练课件等内容时,一方面要注重的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还应确保其形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普遍相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无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何先进和超前,都不能忽视教材在各项载体当中的主体地位。(3)树立教育信息化新理念。田径训练除了要给学生教授相应的田径知识和技能,同样还需要实现信息化训练模式。不但要进一步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还要通过信息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掌握和应用现代技术,给培养更多创新型、科学型和信息能力强化体育人才奠定基础。对此这必须树立起教育信息化的新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下田径训练的新规律,推动田径训练模式改革。
6结束语
总的来说,只有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田径训练的基本关系,才可以在其技术作用下强化田径训练效果。对此,这就需要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适时适当应用其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训练方式,把一些新型的训练手段应用进去,优化训练过程,强化训练效果,实现田径训练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宏君,孙世波.多媒体课件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J].田径,2020(7):13-14.
[2]陶月,刘欣,黄都平.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田径训练中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9).
[3]杨鑫,夏小飞,黄知.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12(012):227-228.
[4]郭蒙东.高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J].田径,2018,000(002):50-51.
作者:李来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