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这篇教改论文中探讨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教学的改进,认为在初中数学的答题技巧的教学上,还有许多需要改变的地方,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好的办法。《初中数学教与学》(半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 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扬州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育期刊。办刊宗旨:推动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交流教学经验,帮助初中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 识,发展数学能力,为提高初中数学教与学的质量服务。读者对象: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教研工作者、中学生、数学爱好者和学生家长。
【摘要】考试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校和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对数学知识、公式的掌握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所以在考试时,很多学生往往没有思路,无从下手,进而导致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本文主要探讨初中考试中的答题思路与技巧,供教师和学生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考试 答题思路 技巧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同样,数学考试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在面对考试时都可以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最后取得一个好成绩。有些学生数学知识掌握地不牢固,有些学生考试时太过紧张,有些学生不能理解题目的用意,有些学生太过粗心大意算错数字等等都会发生,这些情况会影响学生们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再加上现今初中数学的难度有所提高,许多学生对数学考试产生恐惧心理,甚至谈数学色变。
一、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教学为什么需要改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今,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初显成效的今天,要想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保持高位,想让他们在严格的中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继而能够上一个好高中,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必须不断改进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对初中教学技巧教学进行改进
近几年,教育部对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学评价系统和考试制度做出以下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期在日后的深造中数学学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基于这些要求,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答题技巧教学的改革便势在必行了。以往教师所谓的答题技巧,就是给学生一些答题模版。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知识时,教师给出模板,在直角三角形中做出三等分线,而考试题目中出现了非特殊三角形,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就不会做这些题目了,因为这样的公式答题模板上没有出现非特殊三角形该如何做辅助线。这只说明了一个问题,现有的答题技巧教学目的只是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多拿分,并没有让学生学会怎样去思考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一离开答题模板就无法做题。
由此可见,如何开展教学,尤其是如何开展初中数学的答题技巧的教学,就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学习理论结合例题分析,并对重要的部分进行以下指导:(1)梳理重要的知识点,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总结数学思想和方法;(2)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方法加以拓展、纵向深入,对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典型问题进行强化训练;(3)增加模拟训练的次数,以求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例如,如同上文在平面几何中做辅助线的问题一样,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在特殊三角形中怎样做辅助线,更要由特殊推及一般,让学生知道在这一类题目当中辅助线应该这么做。所以在学生答题技巧的培养上也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随时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教授时更要鼓励学生创新,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确的答题技巧的教学是基于大量的习题训练之上的,例如在初中数学平面几何中,我们经常要做辅助线,而我们不能让学生死记在这个图中辅助线要做在哪儿,而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做辅助线更好以及这一类的图应该如何做辅助线。
因此,学生在努力学习、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应该了解考试中的答题思路和技巧,以提高考试过程中的自信心,提高答题的正确率,进而提高考试成绩。此外,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除了讲授课本知识之外,还应当多向学生介绍考试的答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从容应对考试。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