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桥施工要实现企业利润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做到施工的成本控制。本文介绍了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分析了路桥工程造价控制内容,并提出了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路桥,施工成本,成本控制
一、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1、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是项目工程成败、投资增效与否的关键。
2、控制工程造价不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具有积极的意义,更能促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与监理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高效运用,是促进各合作单位集中利用资源与保证投资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据与手段,对发生在项目造价控制之外的资金和事项随时进行纠编,以求最终实现项目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
3、是项目成败增效与银行贷款筹措资金的关键。路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尤其是项目前期研究工作中的投资估算与控制方法是作为建设项目单位向政府主管部的申请项目及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最重要依据和决策性文件,是指导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十分重要和关乎项目成败与否的全面性,战略性意义,因此, 路桥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从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开始就要进行有效控制。
二、路桥工程造价控制内容
1、运用目标管理控制项目成本目标。在确定每个单位项目的最低利润额后将项目目标进行公开招标,用合同方式代替行政命令。
2、在纵向上实行四级承包,项目经理按核定利润与公司施工部门签订包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组;各施工队组以定额工日为依据,对施工小组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3、在横向上.项目经理以公司法人委托代理人的身份与公司签订构件预制件、配件加工、材料采购、外包工程等经济合同,规范项目经理部与相关单位的责任,围绕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开展管理工作。加强基础管理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加强基础管理,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4、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有专人负责和明确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要对多种施工方案进行选择;经济上要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成本的奖励措施等;合同措施主要是收集、整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费用索赔、决算书发文等。
三、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措施
(一)路桥工程造价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
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具体应包括3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项目部及造价编制人员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第二个层次是在有关人员在从事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一般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经过复核,重要业务实行各职能部门签认制,并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算定期直接反馈给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第三个层次是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由公司直接领导并独立审计项目部的审计小组。审计小组通过内部常规稽核、项目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会计报表等手段,对项目部实施成本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以上3个层次构筑的成本控制体系对项目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防、堵、查、递进式的监督控制,对于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项目部的经营风险和会计风险,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施工方案监督策略
施工方案的制定与选择、材料计划用量的准确度以及对计划调整的及时性都将直接影响到项日成本的高低。技术人员一定要有成本意识,在制定施工方案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工期、质量和成本三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力求达到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要求施工,合理组织生产,减少或避免窝工和返工,对特殊工种,特殊部位可采用灵活多样的结算方式,但必须经过收支测算,保证完工以后有盈余。项目经理部要设定专人负责施工方案的监督工作,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将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要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使下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三)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针对企业对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的现状,应提高单位领导和工程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使每一位职工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把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这样,企业才可以在较小的耗费下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要将成本管理好坏与考评制度相结合,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奖罚分明,将工作表现情况与职工晋级加薪和职务聘任相挂钩,以此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控制成本的内在动力。
(四)加强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及余料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1、材料的采购环节。
材料采购成本是材料成本管理最重要的一关。施工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钢材、水泥、木材、砂、石等主要材料和其他一些批量大、价值高的物资的采购应实行招投标采购,全部实现阳光操作。通过供应商的竞争,从而大大降低材料成本,防止材料采购人员暗箱操作,抬高材料价格,增加材料采购成本。并使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2、材料的质量检验环节。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材料质量不达标,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人民的生活,其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质量而导致的返工损失,势必大大增加工程成本。
3、材料保管、余料回收环节。制定材料保管的严格制度,加强监督,防止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仓库保管员要经常清点,规范堆码,防止变质、锈蚀。从而做到材料的有效利用,降低工程材料成本。做好各种材料余料回收,坚持废料利用。废旧材料收入要登记入账。
(五)提高设备优选与效率
1、设备优选化。路桥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可以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优化选择,依据工程量大小、工期决定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进出场时间,以达到工程进度与设备使用的协调一致与有效控制。如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但这不是绝对的,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在公路土方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推土机等关键设备的优化选择。在路面工程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摊铺机和运输车辆等关键设备的优化选择,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避免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2、配套设备效率化。施工企业应解决好机械设备组列内部的合理配套关系:以设备组列中主要设备为基准,其它配套设备以确保主要设备充分发挥效率为选配标准;设备组列数量最小化原则,即尽可能选用一些综合型设备,以减少配套环节,提高组列运行的可靠性;次要设备并列化原则,即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注意组列中的薄弱(运行可靠性低)环节,实现局部施工设备的并列化,从而实现成本的最低化。
结束语
路桥施工中成本的控制是一项整体的、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当在保证施工的工期、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控制,从体系、施工方案、人员意识、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确保路桥施工工程的质量与低耗,促使工程项目成本不断降低,推动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占海.桥施工中成本的控制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
[2]贾会娟.路桥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
[3]黄林.浅议建设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方法研究[J].商情,2009.
[4]袁书其.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5]彭吉永.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具体方法措施分析探讨[J].四川建材,2009.
[6]江玲.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8.
[7]郑万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分析[J].内江科技,2010.
[8]雷永新.浅论施工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四川建材,200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