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浪潮汹涌而至,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成为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资本。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人才建设,竞争,企业理念,经济发展
加强人才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重要课题之一。人才强企是事关企业兴衰的战略性问题。当下,人才瓶颈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扩张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强企战略是亟需实施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造血”工程。本文试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如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作一简要阐述。
一、凝聚人心,树立人才强企理念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毫不夸张的说,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赢得市场的关键筹码。善奕者谋势”。实施人才工程首先要从凝聚思想抓起,凝心聚力抓起。聚得是人才,更是人心;强的是实力,更是竞争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应在聚才——育才——选才——用才的全过程中让全体职工形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谋伟业。这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思想基础。
树立人才强企理念。企业发展要靠人才,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两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正从思想上确立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新理念,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策划人才工作,把人才开发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之中,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
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要在敢为上动真格,必须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立足企业实际,用前瞻、开放、改革、进取的眼光,科学谋划人才强企战略。不拘一格,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敢于突破,着力破除“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思想障碍,多强调想干、敢干、快干”的干事激情,拿出“亮剑”的精神,闯出一条最大限度开发人才资源的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的强企兴企之路。
借力造势,强力引导。“上下同欲者胜”。职工是企业之本,要乘党的十八大东风,通过各种渠道 ,加大正面宣传和思想引导力度,让职工看到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发展态势,看到个人的发展前景和面临机遇,振奋精神,奋力进取,人人皆可成才。
二、多措并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人才做支撑,凝聚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整套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机制作支柱。以人为本,立足于人与企业发展的共同基点,多渠道挖掘人的潜能,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企业发展而言,不可或缺。要加快人才发展的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著作其才的生动局面。
物质激励作前提。职工追求物质利益,天经地义。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千方百计增强职工收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职工收入与生产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职工收入在分配中的比重。高技能高收入,贡献大薪酬丰,无可非议。一要打破常规,彻底改变眼下“干多干少、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懒散状况,建立新型的岗位技能动态工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择优胜劣汰、奖勤罚懒、绩效挂钩、多劳多得原则;二要政策倾斜,一定程度提高现有一线职工人均收入水平,让付出与收入成正比。三要对创新业绩显著、贡献突出者予以重奖。
精神激励为核心。人的需求不断发展,这是自然规律。高薪并不一定都能留得住人。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是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上的需求,让职工不但有“钱图”,更要有前途。一要给他们创造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机会,提供施展才干的条件和晋升空间;二要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增强彰显人才的荣誉感、成就感、自豪感;三要把培训作为一项职工福利,舍得投入,广开门路,鼓励职工多渠道通过自学、培训,获取专业职称、资格证书,提升职工队伍的科技“含金量”。
情感激励增动力。成就事业,用人为重。各级领导务必本着真心爱才惜才,用心留才育才,凭心公正选才用才的原则实施人文关怀、情感激励,以情感人,付以信任激励、目标激励、赞美激励、尊重激励、榜样激励,激励人才终身投入企业怀抱,一辈子忠诚于企业。同时要容人之短,用人之长,运用团队精神引导竞争激励,营造创先争优,人才“遍地开花分外香”的浓厚氛围。
三、党管人才,完善人才建设保障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卓越的管理必然是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就必然要“得于法”、“合于法”。机制靠制度保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制定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必不可少。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首先,要盘活现有人才,把企业目前在各个岗位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集聚到企业大家庭中,形成中坚骨干人才队伍。其次,要找准新坐标,以培养紧缺人才为目标,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各类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短板。再次,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束缚,大胆启用有思想、有潜力、出类拔萃的拔尖人才进入领导岗位,让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为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实施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善于相马的伯乐,要有精于选才的“慧眼”,下大力气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特别是外向型、复合型、开拓型管理人才。要全面加强干部德、能、勤、绩考核,改变以往人手一份,打分就完事的简单做法,采取组织考核加群众民主评议,公开述职加评价公示反馈等做法,力求实事求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着力于素质大提升。在建立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的同时,按照人才成才的规律,分层次、多渠道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加速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做大做强企业的需要。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着力打造梯次齐全,结构合理的企业人才队伍,实施全方位、立体化人才培训,实现人才队伍优化配置。就一线管理人员而言,首先要注重以人才队伍素质培训和职业技能的开发,使关键岗位人员、技术骨干,由实干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人才,使广大管理人员由单一型能手转变为复合型人才。
四、雷厉风行,全方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俗话说,“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人才强企战略贵在雷厉风行,要有一种不拖不等,立说立行,说干就干,马上就办的精神。时间不等人,政策机遇不等人,稍纵即逝,时不我待。推续发展、跨越发展,赢得新一轮创业的主动权,效率是关键。倘若徘徊不前,瞻前顾后,时机再宝贵也会丧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机遇再难得也会错失。凡事磨磨蹭蹭,再容易做好的事情也会被“一拖再拖”而成为棘手的复杂问题,再有耐心的人才也会因“一等再等”而失去信心,离“家”出走。千困难、万困难,发展慢了啥都是困难;千任务、万任务,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多想干成事的思路,少找干不成事的理由,敢闯敢试,不断激发干事的锐气、朝气和志气。时事相催,责任在肩。我们唯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立马全方位着手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方能赢得先机,赢得人心,赢得未来。
事在人为,事在“能为”。切实可行的制度关键在落实好、贯彻好。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高昂的工作干劲、果断的实际行动、踏实的工作作风告诉全体职工——我“敢为”、我“能为”、我“有为”,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用心尽力实施企业的人才工程建设,走人才强企之路,企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企业职工明天一定会更幸福。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