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市场下电厂的安全与经济、经营与生产、运行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环境设计构建运行管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火力发电厂需要对运行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以获取更大的盈利空间。
关键词:火电厂,经济管理
1、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生产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已是必然,只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才能长期生存,才能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由于电力行业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较晚的一个行业人们的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学知识不足,因此,必须全面地增强经济意识,将企业的重心转到经济效益上来,按经济学规律在市场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火电厂的生产流程与主要成本构成
2.1 燃煤电厂的生产流程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生出电能的工厂。煤斗中的原煤要先送至磨煤机内磨成煤粉:磨碎的煤粉由热空气携带经排粉风机送入锅炉的炉膛内燃烧:煤粉燃烧后形成的热烟气沿锅炉的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流动,放出热量;最后进入除尘器,将燃烧后的煤灰分离出来,洁净的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助燃
用的空气由送风机送入装设在尾部烟道上的空气预热器内,利用热烟气加热空气。
2.2 火电的主要成本构成
(1)总投资费用的折旧成本,应尽力减少电厂的动态投资费用和线损率,同时应尽力增加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数h 和折旧年限。
(2)燃煤成本,燃煤品质优劣会直接影响到锅炉的性能和机组的效率,锅炉燃烧品质好的煤,机组效率高,发电成本相应降低,但好煤往往价格一般偏高,燃煤品质对发电成本的影
响是多方面的。
(3)运行维护成本,发电厂所耗的水费、材料费、职工工资与福利基金。
(4)财务成本,火电厂服役期间的长期借款和流动负债利息的支出费用。大修预提基金、流动资金的贷款利息和其他费用等有关。
3、火力发电厂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火力发电站是能源转换系统,能源转换效率本质上取决于电站工艺的总体设计和主机、辅机设备的优化配置。当然,也取决于这些设备如锅炉、汽机、发电机及各种辅机的工作效率及状态。当电厂投入运行之后,机组的主体设备、工艺结构均已确定。此时影响能源转换效率的将是经济运行及优化管理问题。
3.1任何设备存在以经济性为准则的最佳工作点,满负荷出力与经济负荷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定量化分析,建立主机、辅机设备的经济运行模型,使之工作在经济运行参数上,是经济运行应解决的第一步问题。
3.2火力发电机组是一类工业大系统(Industrial Large Scale System )。不仅要求主机、辅机、各种装置、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工作,而且需要相互之间工作参数的合理配合,才能达到经济运行的总体优化。单一设备的经济性,固然是我们工作的基础,而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机组级的总体经济性。因此,建立机组级经济运行的量化模型,是搞好电厂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工作。
3.3由于不同电站运行方式不同,如单一发电机组、热电联供机组的不同;设备参数不同:如高压参数机组、亚临界、超临界参数机组,甚至超超临界参数机组;主设备工艺过程不
同:如汽包炉与直流炉、直吹式送粉与中贮式送粉、凝汽式机组与再热式机组、抽汽方式的差异等等;这一系列差异使我们认识到没有通用的机组及经济运行模型,只有建立针对特定机组的专有模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4随着投运时间的增加,主机、辅机的工作状态均在变化,如磨煤机的磨损,风机、水泵等旋转部件的磨损,炉膛积灰、结焦状态的变化等等,这一系列变化必将影响设备的效率,改变机组的热交换条件,进而影响整个机组的总体经济性。
3.5随着季节的不同,环境温度、湿度均在变化,它们会影响机组总体上的热交换环境,从而影响机组的经济运行工作点。
3.6机组经济运行模型不可能通用,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模工作,而且这种经济运行模型还必须经常维护、经常修订,使之更符合特定机组的实际情况。显然,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是一种高水平的新兴职业。如果我们希望将火力发电机组运行得更好、更经济,高水平的经济运行分析人员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运行分析人员的水平将决定已建电厂的经济运行水平。
4 火力发电厂运行优化管理
4.1 火电厂燃煤管理
(1)改善电煤采购供应链,降低煤炭采购价格,火力发电企业应该加深“供求一体化”协作,与煤炭供应企业、运输企业建立战略同盟关系,以确保长期稳定的供应管道和通常有序的供应链链接。
(2)根据合同的兑现情况、发运量和燃煤的平衡库存情况进行燃煤的调运,根据燃煤到货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燃煤验收和费用结算,同时对燃煤储存和盘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实现燃煤经营全过程的燃煤采购成本、燃煤采购数量、燃煤采购资金的实时动态查询和监控。
(3)严把煤炭质量关。煤炭质量对火力发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设备维护等方面至关重要。煤质改变或煤质下降会给锅炉乃至整个电厂带来很多问题。
(4)进一步提高煤运输的速卸水平。为提高速卸能力,火力发电企业可以采取建立煤炭存量、接卸、运输情况日报制,加强燃料调运的组织协调,及时收集、反馈和处理调运信息,合理安排场地,努力提高卸煤有效作业时间。
4.2 火电厂检修管理
我国火电设备的检修长期实行以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为主的定期检修体制,检修项目、工期安排和检修周期均由管理部门根据经验制定,而检修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发电成本和发电量。首先,确定设备最合适的检修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运行经验,重新审定定期检修设备检修周期的合理性,降低检修所占用的时间,降低检修成本。其次,确定检修与监测计划安排及监测数据的管理与使用策略。
4.3 固定资产的优化管理
(1)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科研论证环节。如何在科研论证环节对整个电力设备项目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将是整个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关键。
(2)电力设备成本管理的采购环节。采购环节主要指的是初始投资环节,一般而言,对电力企业,初始投资往往不是全寿命周期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主要的成本环节产生在设备运行期间的维护、燃料等成本方面。因此,基于科学的规划来讲,采购成本的高低并非是设备采购的首要因素,还需考虑设备购买后的使用寿命、安全运行、更新改造及与燃料的配比等因素。
4.4 其他
(1)将管理费用从间接成本转化为直接成本,明确各部门责任。让各部门购买原来的直接成本,从而影响到各部门的利润情况,各部门负责人自然会控制本部门的费用支出。
(2 )实行招投标工作制度,减少办公费用。通过招投标管理,实现货比三家,节约了资金,提高了效益,堵塞了管理漏洞。
(3)降低官僚之风。其他费用中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用、通讯、交通费用等等往往存在没有节制的虚高,甚至存在序列开支的情况,而这些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降低
和避免的。如选择经济实惠的餐厅和宾馆或在内部设立三产企业招待宾客就可以相应降低业务招待费。
(4)人力资源成本。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另外,优化薪酬结构,一方面把绩效考核结果合理有效地应用到优化薪酬结构中;另一方面,通过有效地薪酬管理促进员工对绩效考核机制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进一步深化绩效考核。
5、结语
总而言之,必须由现在的生产主导型转变为经营主导型,生产工作要围绕经营工作进行,生产指标的管理要服从于经营指标管理的需要,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苏 伟. 提高火电厂运行经济性的探讨[J]. 广东科技,2009 (22 )
2 裘浔隽、杨瑜文. 火电厂运行优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J].华东电力,2009 (06)
3 林德彪. 市场经济条件下火电厂经济管理思路的探讨[J]. 广东科技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