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财政投资项目成为推动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而言,合理的财政预算与决算成为财政投资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其中的财政决算,其所形成的一系列财务文件可以充分反映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情况,对于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政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分析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政府的财政投资成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在财政投资项目中,财政预算与财政决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财政决算是关系到财政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效率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其所形成的财务文件中反映的财务信息更是成为政府审计部门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监督的重要依据,但我国当前的财政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将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
二、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存在的问题
(一)竣工决算的及时性有待提高
在具体探讨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及时性之前,有必要首先探讨竣工决算所涵盖的具体时间范畴,以此为基准,更加便于探讨竣工决算在及时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基本的财政理论出发,财政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所涵盖的期间应当从某一具体项目开始建设作为开端,以整个项目达到交付使用的状态作为计算期间的终点,其所需要纳入决算的对象包括这一期间发生的所有相关费用。财政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的及时性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竣工决算是对整个财政投资项目的最终价格的真实反映,以此为基础,才能进行后续的财务确认和计量,并编制相关报表。作为衡量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及时性的标杆,根据相关规定,正常的竣工决算应当在整个工程建设交付使用后三个月内完成。但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财政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问题。导致竣工决算不及时的原因可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合同的约定存在不够明确的问题,从而为项目投资方与建设方的利益冲突提供了空间。具体来说,比如,对于财政投资项目的建设工程质量所参考的标准约定不够明确,项目工程建设方可能会依据行业惯例参考某一标准,但财政投资项目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往往较高,这使得双方在项目竣工交付后产生了利益冲突,如果这一利益冲突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就很有可能造成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不及时。第二,材料审核与保管程序存在某些漏洞。财政投资项目通常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内容相对复杂,其审核程序也相对严密,但某些政府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材料的审核程序比较繁琐,加之某些建设合作单位过于关注经济问题,导致了对项目建设的相关材料的保管存在漏洞,甚至引发了项目工程材料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及时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竣工决算过程有待完善
相比于一般的市场化机制主导下的工程建设,财政投资项目由于涉及到财政资金的运用,因此对其要求更加精密,流程也更加复杂,但是在现实情况下,很多建设合作单位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等目的,省略了某些必要的竣工决算的核算过程和必要的管理流程,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为日后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管理埋下了隐患。具体来说,针对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细分为建设合作单位核算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竣工决算管理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接下来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就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过程中建设合作单位核算流程方面的问题而言,根据相关规定,财政投资项目要求建设合作方单独建账核算,但在现实情况下,很多建设合作方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者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于财政投资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而是与其他建设项目混杂在一起进行核算,由此导致的账目混乱增加了账目调整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竣工决算出现问题的风险;第二,竣工决算过程管理存在有待完善之处。从财政理论上来讲,竣工决算涉及到财务清理、材料审核以及材料批复等复杂流程,在进行账目处理之前,必须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设合作单位编制并准备大量的材料,但很多建设合作单位限于财务部门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人为地减少了相关管理流程和步骤,最终导致所提交的材料信息存在大量的问题以及其所编制的相关报表的数据不够准确,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财政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质量。
三、提高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质量的措施
上面的内容提及了我国当前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笔者将在本部分提出改善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一)加强合同与材料管理,提高竣工决算的及时性
由上述部分的论述可知,导致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不及时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其二是相关重要材料的管理存在漏洞。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试图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完善合同管理机制。建设合同是施工建设项目所依赖的最重要的文本依据,因此,关于完善合同管理机制这一问题,既涉及到建设合作单位,也涉及到政府部门。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财政投资项目招投标之前,必须明确工程建设质量、预算、建设周期等核心问题,对于不满足这些要求的建设施工单位不能让其参与到建设项目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不能存在模棱两可的问题。另一方面,建设施工单位也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评估,不要承接那些超出自身建设能力范畴的财政投资项目,此外,建设施工单位也要充分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充分了解政府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预期,以此减少因合同约定问题导致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竣工决算及时性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二,建设合作单位要完善材料管理制度。建设合作单位最终所提交的材料以及相关报表是政府部门进行审核以及进行后续决算工作的基础,如果这些材料提交时不够齐全,自然会影响到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及时性。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合作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最低要求也要设置专人对相关材料进行管理,同时,在整个财政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对材料完整性情况进行检查。
(二)完善竣工决算过程
完善竣工决算过程,针对两方面的问题,也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解决。第一,建设合作单位要完善相关核算流程。针对财政投资项目账目混杂的问题,建设合作单位一方面要提高财务核算人员的素质,使财务人员能够具备处理复杂账目的能力。另一方面建设合作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单独设账核算,以此来避免因为账目混杂导致的核算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提高竣工决算的核算准确性。第二,建设合作单位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就管理流程而言,建设合作单位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擅自减少相应的管理流程,以降低管理成本。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合作单位管理流程的监督,规避因必要管理流程的减少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建设合作单位管理层要提高管理意识,重视对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相关的管理流程的建设,不能因一味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对竣工决算流程的管理。第三,建设合作单位要强化内控制度建设。通过将财政投资项目决算管理纳入到现有的内控框架,有利于利用现有内控框架增加对风险识别的敏感度,及时发现财政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郭素芳.浅析财政投资项目工程竣工决算评审[J].会计师,2015(13).
[2]佘燕娴.财政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8).
[3]胡克训.浅议财政投资评审在项目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农业会计,2017(05).
作者:王美赞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