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破环严重,工业生产与能源大量消耗,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各研究领域来说很重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这使得会计领域也逐渐走进关于环境成本的控制核算体系的研究。于是,环境会计便因缘而兴。《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研究》一书从环境会计的概念框架、制度及信息披露,引出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新型研究领域———碳会计核算,并对碳会计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具体流程做出了总结。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研究》共分为五章。分别介绍了环境会计的概念、环境会计的制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新领域———碳会计相关理论、碳会计制度运行机制研究等该书探讨了环境会计及制度概念。1)是关于环境会计的概念框架及其国际发展。低碳经济也可称绿色经济,它是在面临地球变暖的情况下由西方资本主义提出来的,其目的为节省资源、减少排放、提高效能的新型“科技革命”。同理,企业环境会计即绿色发展会计,它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收益、成本和保护进行分析与核算,从而通过科学评估和对企业发展影响下的一门边沿化学科。环境会计就基于传统的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以求经济环境共同化发展。2)环境与经济二者之间的问题也日趋严峻,在推进环保工作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域对环境会计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探究,在国际环境大背景下,各国应依据本国国情进行制定环境会计的制度。3)在我国,投资者更多关注在于环境成本对企业有何影响,对于环境会计的相关研究也逐渐重视起来。但是,传统的企业会计并没有对其环境成本的核算有较为明显的制度规定。所以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制度的构建具有实际价值,它可以为会计工作者在实际环境中的会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该书探讨了环境会计信息披漏。作者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漏的理论基础为环境受托责任。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依照委托代理理论的要求,可从中得到“环境受托责任”。在大的环境下,环境资源的受托人是企业,隐形委托人可以说是社会大众。
企业作为受托人,是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而社会大众作为隐形受托人对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监管。企业需定期向社会大众提供自己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情况,大众则需要向企业说明自己履行状况。正是因为有了环境受托责任,企业有义务在开始阶段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漏,以保证使用者能够掌握环境资源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信息的不对称。该书探讨了环境会计新领域———碳会计相关理论及碳会计制度运行机制相关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碳的交易活动,需对碳会计进行改革,这样才能达到碳交易的目的。作者着重分析了碳会计及碳会计制度,并且对于碳会计制度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碳会计制度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碳会计学科理论知识,适应低碳经济;借鉴经验,构建碳会计的操作体系;进一步强化碳核算,完善企业绿色发展体系,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科学系统的碳会计制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企业提供标准的碳会计准则和体制建构,还可以规范碳排放及交易。碳会计制度的具体流程均采用科学的方法,从技术、环境和资本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碳会计的输入、加工、输出等模块,实际上就是建立了一种针对于碳行为的理论体系、运行体系、操作体系及共管体系。
总而言之,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制度被视为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一种核算机制。该制度的构建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价值。《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研究》一书所探讨的问题对此学科理论同样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范昱玘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