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2021-03-02阅读:文章来源: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的发展也进入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各地区的事业单位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事业单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合和高效管理。本文主要围绕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管理面临的难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高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建言献策。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越来越面向市场和社会,逐步学习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以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最为重要的资源,当前,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全社会纵深推进,改革的重点任务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通过改革将事业单位长期积累的人浮于事、低效不作为的行为彻底摒弃,不断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事业单位在群中心中的形象,也是建设阳光政府的重要渠道之一。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负担一定的社会职能的公益性部门,教育事业、科学文化事业、医疗服务事业是我国最主要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服务性、公益性、知识密集性是事业单位三大功能之一。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一直是沿袭传统的机关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机构内部的人员管理体制存在各种问题,改革是大势所趋。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是人力资源规划。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规划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措施。当前事业单位很多老人员对于电脑操作不熟练,还习惯传统的办公模式,对于现代化办公技术接受能力差,办公效率相对较低,虽然老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新人员拥有热情和学历,但是两者之间的衔接还存在间隙。由于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很多单位多年不招录人员,导致年轻干部一个人承担3-4个人的工作,甚至是一个人承担7-8个人的工作量,这部分年轻人疲于应付各种考核和通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低下。种种现象表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下大力气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管理,保证行政效率,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能够减少财政支出当前,我国的行政支出巨大,对政府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甚至个别地方的政府财政收支难以支付最基本的工资发放,象征干部的工资一年发一次也是常见的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出现问题。近年来,离退休人员增多,加大了财政负担。事业单位为了增加活力,便于开展工作,每年都会招考一定的新人员,很多单位编制不足还申请扩编,造成老人员的闲置浪费,也加大了财政的压力。且由于当前行政管理尚不够十分规范,行政支出铺张浪费,公款吃喝、接待浪费、卫生绿化摊派、超标使用办公用房等问题都加剧了财政负担。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能够减少财政支出,缓解财政压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能够和谐干群关系事业单位工作开展得好,就能树立政府的好形象,和谐干群关系。当前,干群关系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倒逼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的改革。例如,近年来群众上访情况严重,75%以上的上访群众反映的都和基层党组织或村集体有关,这侧面反映出基层干群关系仍有待于优化提升。众所周知,基层群众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基层党委政府工作难度较大,但是事业单位作为公益类机关,要始终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群众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才能实现干群关系的不断优化,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知心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还存在的问题诚然我国的事业单位已进行了改革,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的效果已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事业单位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党政事业单位更是政府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事业单位人员的进入主要依赖于人事招考,组织部门根据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设置编制,事业单位在人员不满编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招考新人员。新人员的招考需要经过全省或是全市统一的笔试和面试才能正式走向工作岗位,但是每年招考的人员十分有限,一个单位每年最多招考3-4个新人员,有的单位只能分到1个名额,有的单位甚至多年没有新人员进入,这必然导致事业单位的整体人员年龄偏大,老人员多整体组织机构必然缺乏活力,工作效率也会低下。例如,老的工作人员对于不能熟练掌握表格和文字文档的正确使用,对于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的认可度低,不利于事业单位创新性的发展。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招考是通过全省或是全市的综合招考进行,考生根据考试成绩高低选择岗位,很多考生因成绩排名靠后不得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这必然导致人员招考和岗位需求不匹配,当前很多专业级强的事业单位招录不到理想的人员,造成人员需求和人事招考相脱节。此外,现行的事业单位都会根据需求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现行人员满足工作年限和学历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证书,事业单位根据需求给予支撑,聘用这些人员。这导致很多事业单位人员疲于参加各类考试,方便评职称、涨工资,对于自身的业务确不进行学习和精进,甚至个别政务大厅窗口单位人员为了考职称请假2周,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带来极大的不便。晋升渠道单一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晋升大都由主要领导提名,党委或党组班子成员推荐,领导为了单位的整体问题,推荐的人员往往年龄较大、工作年限较长,年轻的新人员被提拔的机会几乎为零,这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员缺乏工作的干劲,一旦进入体制内就开始论资排辈、熬年限,工作的创新精神和动力十分不足。工作激励措施不健全在我国,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十分重要,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基数较大,但是事业单位人员的福利待遇较之公务员还是有很大差别。例如,公务员享受车补,科员每月500元,副科级600元,正科级650元,县处级960元等等,但是事业编人员却没有此项补贴,车改后很多乡镇的事业编人员外出公务还要驾驶私家车,这种现象在乡镇十分普遍,这导致很多新招录人员不愿意下层,召开时甚至出现“空岗”现象。此外,事业单位现行仅有的物质奖励也是采取平均主义的激励,“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激励发挥不了作用。在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中设置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考核中出现不合格的情况也是为零,考核对编制人员起不到激励作用,他们没有任何危机感。

  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的建议

  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力度,让事业单位面向市场化,向社会吸收一些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员,对于现行不适应工作岗位的老人员要进行调整,遏制倚老卖老、论资排辈思想的滋生。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的顺畅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要想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必须对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定进行改革。要面向社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适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要能够留得住人才。畅通“能上能下”晋升渠道要改变传统的晋升方式,组织部门要科学考核事业单位,对于工作能力突出,有特殊贡献的年轻人要优先提拔,让事业单位晋升的源头之水变活,要在事业单位中形成“能上能下”的晋升方式。还要对不作为、慢作为的老人员进行调整,在提拔时不再考虑这些不作为的老人员,真正让有能力、有抱负的人员走上领导岗位。优化物质激励方式人社部门要科学设置奖励,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特殊的物质奖励,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事业单位要记功奖励,物质奖励要分档,多老多得、少老少得、不劳不得。对于基层条件艰苦的事业单位,要根据情况给予照顾,财政要多倾斜。

  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当前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的建议,希望给读者一些参考。

  作者:董娇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