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高级职称论文会计人员性格形成原因及其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作者: -12015-01-15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原来内向的人要坚持锻炼自己的接人待物的能力,当然这必须需要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以使自己既可以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也可以胜任与各种内部人员、外部银行、税务、债权债务人员打交道的工作;原来外向的人则要锻炼自己能够安静地坐下来,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同时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保密性,性格决定命运。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无论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只要他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愿意从事会计工作,对自己的会计工作有明确的目标,他一定会不断调适自己,朝着积极的性格迈进,达到性格与职业的完美统一,获得工作的乐趣。

  关键词:会计人员,性格,职业,高级职称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成为承载这一具体任务的执行者,也成为很多人都会接触的对象。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会计人员就是经常戴付近视眼镜,性格保守而且做事谨慎、爱听话但不爱说话。是不是会计人员必须有这样的性格才能做好会计工作?什么样性格的人适合做会计人员?性格与职业具有什么样的关系?现在的社会环境又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本文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一)性格的概念。性格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这个概念强调个人的典型行为表现和由外部条件决定的行为。我国心理学界把性格定义为: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形成。首先,性格的形成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影响人的性格,并且同他曾经生活的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工作实践等)、曾经的生活经历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性格。其次,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刺激影响或改变,即具有可塑性。这种条件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因特定的环境要求逐渐改变了性格,使之朝更加适应这种环境的方向上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的改变,工作要求的改变,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从前腼腆内向的人最后成了成功的企业家,一个开朗好动的人在实验室度过了一生,有些粗枝大叶的人干了几年会计工作后心会变细,性格也变得内向,谨慎。另一种是指人在经历了某些特殊的事件后,性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在遭受了突然的灾难事件后,原来开朗外向的性格变得沉闷内向;有些人一向压抑封闭,但是突然有些事激发了他的兴趣,同时受到了鼓舞,找到了自信,性格从此变得开朗活泼起来。由此可见,人的性格先天是基础因素,后天是决定因素,是自我能够注意、克制和调整的。

  2、性格中各种成分对职业的影响。性格中对劳动、对工作态度的成分,直接影响到职业的选择和职业的成就。有的人以劳动为荣,把劳动当成自己的需要;有的人则以劳动为耻,把劳动和工作看成自己的负担。有的人积极、主动、肯干;有的人消极、怠慢;有的人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的人则马虎大意,敷衍塞责。性格中反映对他人、对自己和集体态度的成分,也往往影响到职业的选择和成就。自私、傲慢、孤僻、暴躁、对公益事业漠不关心,轻视社会行为规范的人,就不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教师、服务员、公关人员、外交人员、机关干部等。性格中的意志成分也同职业的选择与成就有密切关系。缺乏坚韧性的人不适宜从事诸如外科医生、科学研究人员、资料管理人员、运动员等要求耐力很强的工作;动摇、怯懦、散漫的人,不适宜从事诸如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员、教师等职业。

  3、大部分会计人员的性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人的性格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两大类。据有关专家调查,会计人员的个性特征多为粘液抑郁质,粘液质是以情感发生缓慢,内蕴,平静,动作迟缓,稳重易于抑制为特征。偏向这一类的人大都安静,稳重,敏感,反映缓慢,情感不易外露,沉默寡言,善于忍耐,注意力不易转移,具有内倾性,偏内向型性格。

  (二)性格和职业的关系。

  性格和职业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性格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匹配度,决定了事业的成功与否,否则即使取得一定成绩也难以获得成就感。选择职业要考虑自己的性格特征,尽量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因为每一种工作都对从业者的性格有特定的要求。有些工作需要外向一些的性格,如销售人员、公关人员、律师、专业培训师、公司行政、市场的部门领导、人力资源经理、市场部经理、导游、教师等。有些工作需要内向一些的性格,如会计(中基层的),研发系统研发人员(非管理人员),图纸与机械设计,做系统分析,新产品研究的人,掌握国家机密、公司机密的人员、流水线员工。美国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经过十几年的跨国研究,提出了职业人格理论。他认为人的性格大致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分别与六类职业相对应,如果一个人具有某一种性格类型,便易于对这一类职业发生兴趣,从而也适合于从事这种职业。其中第六种传统型的人喜欢系统的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具有实际、?_o_螈/自控、友善、保守的特点,适于作记账员、银行出纳、成本估算员、核对员、打字员、办公室职员、统计员、秘书、法庭速记员等。而艺术性的人则不适合从事财务工作,性格决定他们会在与外界的对立冲突中遇到强烈的挑战,出现各种观念的冲撞,造成职业适应感差和职业成就感缺失,从而不热心于财会事业。总之,大致来说,从事会计工作有以下特征的应该做得更好些:坚持原则、富于责任感、计划性强、深谋远虑、冷静、严谨、有耐心、踏实稳重、忠诚可靠、视钱如纸、严于律己、控制能力好、老练敏感。

  二、当今社会如何利用性格与职业的关系,做一名优秀的会计在现实工作中,会计人员如何利用性格与职业的关系更好的发展,应该成为我们目前最关心的一个话题。

  (一)了解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在我国明朝开始出现了相对独立的会计管理职能部门(出纳),《三言二拍》描述了这些商人的文化活动。到了清代,在私营店铺里,会计人员开始能“上奉业主使命,下管全店收支,对内有监督保管之权,对外有制约营业之职能,具左右逢源,上沟下通之管理机能。”在当今社会中,会计人员不但要面对最原始、最枯燥、最能反映经营状况的会计信息,干着默默无闻的工作,而且还要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审验纷繁复杂的各类票据凭证,接受咨询,听取意见,做出处理。会计是一个拥有上千万人的职业群体,肩负着国民经济核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税利上解和降低费耗,节约开支的责任,是履行会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会计的行业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坚持原则、稳重心细、保守秘密等具体职业特征。而且现在因市场变化快,制度变动大,较传统会计人员的性格沉静、保守,现业界偏爱外向、灵活型的会计人员,即善于跟银行、券商及内部人员打交道和有快速反映能力的人。这将引导一向比较内向的会计人员如何变得更加积极,参与企业的业务管理,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对单位的主管会计、财务经理、总会计师等财务管理层次高的会计人员这方面要求会更高。

  (二)了解自己。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对自己的性格有一个大致的客观的评价,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尽量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适应工作。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从事了会计工作,有的人恰好具有与会计工作相匹配的性格,那么在他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的阻力就小些,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些,而且他从中获得的乐趣也多些。而有些人的性格不适合作会计工作,那就要不断改变自己,针对自身的弱点,努力弥补不足。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印度也有谚语“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还有我们经常说“事在人为”。人是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成熟的,而性格与职业有着密切和根本性的联系,人的成熟从心理性格角度表现在适应社会、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难易”并不是不能易,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后天的培养,我们要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避免自己的弱势,并且不断地有目的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性格朝对工作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君萍.论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企业经济,2007年7月18日

  [2]郭松迪.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会计人.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年6月

  [3]韩三奇.性格的形成和性格的作用.三奇心理咨询网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