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同时也关系到建筑行业中各个方面的经济利益。为了能够从源头上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需要建立相关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
1在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对整体工程建筑项目工程进行规划和预计,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此外在造价控制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相应的施工阶段,要有效的节约相应的投资资金与施工材料,进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然而现实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忽视相应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由此增加了相应的施工费用。在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过程中,要将建筑工程的四个阶段联系起来,综合进行考虑,特别是对于施工阶段的投资过程,要加强相应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
在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里,建筑的施工阶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阶段,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与其伴随的是在这个阶段会遇到更多更加复杂的造价管理问题。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相应的设计方案要求,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按时完成工程,受到预算因素的影响不能及时支付相应的工程款项,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的进程以及质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首先对于整个项目工程科学的进行相应的造价估测工作,进而为相应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合理的控制的。尤其在施工阶段要对相应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当出现例如原材料的价格浮动、资金的运转不顺畅、工程管理不力等相关问题时,要及时进行问题的处理。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
2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2.1价格的浮动
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是对于工程项目的价格的管理,即为按照预算定额相应的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对相应的工程量进行逐项计算,套用相应的预算定额单价进行直接工程费的确定,然后按照相应的取费标准来进行措施费、间接费、利润以及税金的计算和确定。工程的价格的制定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目的是为了便于国家相关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规划和控制,以及资源的控制与协调,因此相应的定额的取定严格按照国家工程造价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不存在相关的价格浮动的问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成为了商品价格调节主要角色。价格会随着商品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场价格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同时还受到工程项目的规模以及相应市场的需求因素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较为复杂,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把握相应的价格的规律,充分适应时代的要求,对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工程投资与相应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
2.2预算编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准确的预算是进行工程报价决策的依据,能够充分保障施工工程的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在预算编制中如果出现相关的漏洞或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现在,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建筑行业中使用复合标底评标法,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定额尚且制定不完善,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对报价决策的准确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有些报价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有些报价人员不能充分把握相关的地方资源可,缺乏对于料源、料价的调查工作,在进行编制报价时不能做好相应的分析对比而直接套用的信息价,进而影响到相应的成本分析基础,还有的相关施工人员对于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不够了解,盲目进行工程报价而脱离了工程的实际。
2.3质量监控的相关问题
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进行发展的基础,工程质量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的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要尤其重视对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这无疑给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施工阶段中,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有效的造的价控制工作,一方面要减少相应的不必要性的开支,另一方面要严把质量关,避免出现相应的返工现象,进而能够有效的建少施工单位相应的财政支出以及预算。
2.4法律纠纷的相关问题
法律纠纷问题会对造价成本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出现法律纠纷一方面会拖延了工期,进而会增加相关的赔偿金额,因此,我们应该尤其注意地方相关的预防恶意变更现象。例如,相关的承包商以及地方群众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弄虚作假增加相关的成本投资。例如当相关的工程项目突破了相应的总概算目标,需要经过相关的设计审核单位进行审查,相关建议经报业主批准之后进行施行。在实际过程中避免出现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以及提高相应设计标准,来提高相应工程造价行为的现象。
3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与方法
3.1成本价格控制遵循“量价分离”的原则
在工程结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价格因素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作用。相应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费用在施工阶段,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要严格遵循相应的 “量价”分离原则。
3.1.1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
材料的价格控制内容包括①充分考虑资金的周转时间以及周转速度,减少对于投资资金的占用时间,对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减少对于材料的储备。②对买价进行控制,详细调查相关的市场行情,货比三家,择优进行建材的选购。③对运费进行控制,选择合理经济的运输方法,合理进行运输工作的组织,就近进行材料的选购,最大限度降低相应的运输成本。
材料用量的控制内容包括:①加强相关的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减少在堆放以及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合理进行材料的堆放,减少相关的材料搬运。②实行相关的限额领料制度,对各个班组的材料限额进行规定。③充分考虑相关材料的性能,使用价格较低的材料来进行较高材料的替代。④加强相关的验收工作。积极进行余料回收的,降低相关的材料消耗水平。
3.1.2对于人工费用的控制
主要包括用工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第一,减少和避免出现相关的无效劳动,尽力提高相关的劳动效率,精减相关的工作人员。第二,包干控制,将相关的劳动定额工量进行分配,遵循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以及多劳多得的相关政策。第三,对于那些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单位工程,让班组单独进行承包,自行进行人员的分配,最大程度上降低相应的人工费用。
3.1.3对于机械费用控制
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同时运用一机多用的相关原则,全面提高机械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养护人员的数量。
3.2有效进行预算,真实进行报价
在招标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价技巧,进而使相应的报价在保持相关竞争力的条件下,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例如采用相应的“不平衡报价”的技巧,分析工程数量的变化趋势,在保持总价不变的情况之下,在正常报价水平,有策略地进行单价的降低或提高。同时相关的预算以及报价人员要深入相关的施工现场及时了解相关的实际状况。此外还要对相应的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的研究招,对预算进行有效的管理。
3.3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的工程质量故障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于故障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赵曙平.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J].有色矿山,2000
2 郝艳芬.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7
3 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袁建新、迟晓明.工程造价控制[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