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建筑工程师论文发表浅论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与防治

作者: admin2013-06-22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具有阶段隐蔽性,前一阶段的质量问题极易被后阶段的施工工序隐蔽起来,因此为了避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对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问题,按照行业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和问题整改。由此可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决定工程质量的长久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结构质量,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全过程防治措施,处理方法

  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为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具有阶段隐蔽性,前一阶段的质量问题极易被后阶段的施工工序隐蔽起来,因此为了避免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对前一阶段已经出现的问题,按照行业相关要求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和问题整改。由此可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决定工程质量的长久性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结构质量。我们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应对步骤应该是首先做出相应的技术方法,同时一定要取得工程监理部门的认可,监理单位认可后签字生效方可进行处理。处理后,经过处理的部位,必须再次进行质量检验验收,而且是全数检验,并及时对该技术处理方案进行校核与整改,对该部位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

  一、通常所见的几个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钢筋裸露。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浇筑的工件内钢筋外露,没有被混凝土完全包裹,一些钢筋局部裸露在浇筑工件的表面,如主筋、副筋和箍筋等等。

  2石子间的空隙(蜂窝)。浇筑的混凝土表层水泥浆比较少而石头子比较多,石子与石子之间就形成了缝隙,看似蜂窝状的小洞。

  3比较大的孔或洞。浇筑的混凝土工件内部里面存在比较大的空隙,出现部分位置没有混凝土或者中间有相对较大的蜂窝,钢筋出现局部外漏或者整体裸露,混凝土的孔洞无论长度与宽度都超过混凝土保护层的标准厚度。

  4夹渣。混凝土的原料物质中存在其他杂质或物质,并且其存在于超过保护层的深度范围内,其强度远远低于混凝土强度。

  5裂纹与缝隙。部分裂纹与缝隙会不断延伸一直到混凝土的深层部位。这种形式的裂纹与缝隙主要涉及干缩裂缝、温差以及其他外力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等。

  6外部整体上的破损。混凝土有缺失棱角的现象,棱角笔直不足,或者表面不够平整等。混凝土个别部位出现缺浆现象甚至出现诸多的小麻坑或者凹点。

  7 外表面的问题。浇筑工件的外表面不光滑,存在麻面、外皮脱落、沙层脱落、沾污等等现象。

  二 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原因剖析

  1 造成钢筋露筋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的垫块位置发生变化或者垫块数量不足、强度不够,导致钢筋与模板过于紧密,局部失去垫块原有作用;部分结构(如框架结构)的局部构件(梁柱交结处)体积与截面相对较小,钢筋密度过大,(梁底部)尤其造成钢筋之间的缝隙相对较小,这样便会导致有些粗骨料石子会被夹在钢筋之间,造成砂浆不能充分的被填充到钢筋之间,从而出现漏筋的现象;由于不恰当配比混凝土或搅拌时间不当,使之发生离析现象,主要表现为靠近模板的部位缺少砂浆或者模板密封不严渗漏砂浆;浇筑的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或者保护层的地方振捣不到或者振动的不密实;再有,振动棒撞击到预埋钢筋上或者踩到钢筋,从而造成钢筋位置移动,过后又不及时调整造成钢筋裸露。

  2 蜂窝状空隙形成的几种主要原因:

  工程施工时,构成混凝土的各种原料因管理不到位,混凝土未按配合比要求搅拌施工,以及细砂、卵/碎石、水泥等材料与水的配比量不准确,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浆稀石多;另外,浇筑用的混凝土的各种材料配比完成后,以强制式搅拌机为例,搅拌时间至少1分钟。搅拌的时间过快,搅拌不均匀,相互融合性能较差,振捣不到位造成密实度不够。作为骨架的材料同砂浆分开;造成卸料高度大的部位,没有使用串筒把骨料集中起来,从而使石料与砂浆分离;或因没有分层下料,再加上局部混凝土没有充分的振捣,甚至漏振,以及振动时间不充分,不能达到返浆的目的,从而产生混凝土的蜂窝状空隙。

  3产生孔洞的几种主要原因:

  在浇筑混凝土时,会遇到混凝土下料被钢筋、线管、预留洞管阻挡,而这些部位就是钢筋集中或者是事先留出的孔洞的地方,没有经过充分振动倡促浇筑上部的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不良、骨料分离,砂浆离析,石子成堆,未经振捣且大量跑浆;施工时为赶时间,混凝土每次下材料过多太厚,振动棒振捣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就造成比较松散的孔洞;再加上管理不到位,施工前不慎将一些工具、碎木料、土块等杂物掉入混凝土中,从而将混凝土卡住等原因造成孔洞。

  4产生夹渣的主要原因:

  在砼施工前的上一道工序、模板、钢筋工程竣工后,缝隙里的碎屑、土石、碎砖、木块等没有清除或者没有清扫干净;底部接缝处没有清扫干净,混凝土在接缝处没有充分振动。

  5 产生裂缝的几种主要原因:

  通常状况下,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如果外部比较干燥,温度较高,会很快的蒸发,但是其内部仍未定型,仍具有可塑性,混凝土内外便会出现收缩不均的现象,形成裂纹与裂缝。这些裂缝一般情况下不会具有连贯性,并且延展性不强,通常会形成对斜线,其最长的长度也一般会在30cm以内。但是也有比较严重的状况,这些裂纹会相互延展贯穿,并且深入到混凝土的纵深,这些裂缝在浇筑中受到重力作用而出现沉降。在混凝土浇筑初凝与终凝之间,如果期间附近因持续施工,钢筋传递振动或者模板搭设不稳松动等情况影响,局部混凝会产生裂缝。尤其是如果模板表面不够平整的话,或者脱模剂涂抹有失均匀,模板之间的摩擦会使沉降减弱,从而可能出现垂直性质的表面裂缝。

  6 产生外形缺陷的几种主要原因:

  木模板没有湿润充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浇水湿润覆盖养护,防止过于干燥,脱水会造成混凝土强度变低。还有一种极端状况,由于木质模板过度湿润后,会发生膨胀而造成相互挤压、变形导致脱模,棱角不完整;另外,在低温下进行施工或者侧面板拆除过早;边角混凝土柱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前受外力或者其他力量撞击,导致外形缺陷。

  7 产生外表缺陷的几种主要原因:

  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者其上粘连杂物,会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不美观;模板湿润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缺水出现麻面;模板之间存在缝隙造成漏浆;模板隔离剂涂抹均匀;混凝土的原料配比掌握不良;振捣时间掌握不佳,都易出现混凝土外表缺陷。

  三 治理办法

  1钢筋裸露的治理办法:在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之前,严格对钢筋进行的质量检查,对承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进行详尽检查,保证垫块位置与厚度、强度的合理;钢筋相对集中的位置,要对石料进行严格的选择,保证混凝土配比合理以及有足够的和易性;为避免离析,要在浇筑高度超过2m以上的部位时,采用串筒进料的方式;模板要保证合理足够的水分并避免缝隙的存在;振捣时要避免对混凝土形成不必要的外力撞击;混凝土集中部位最好采取分段或分层方式振捣完成;施工中,有条件的建议使用钢筋悬挂法,尽量避免对钢筋进行踩踏和挤压,如施工不慎造成变形要及时维护和修整;控制脱模时间,拆模后注意成品保护,避免提前拆模,造成棱角不完美。

  2 蜂窝状孔洞的治理办法:首先混凝土各种材料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一定要经常进行检查,并精确计算各种差异,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各种原料均匀搅拌,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分层浇筑振捣,保证浇筑振捣的紧密无漏洞;模板之间缝隙要填充严实,并在施工过程中杜绝漏浆现象,浇筑前要保证木质模板的湿润且无积水。

  3 孔洞的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浇捣,使混凝土在模板内充满,分层振捣密实。在预留孔洞部位,两侧同时下料,必要时侧面加开浇捣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质必须清处除,碎砖、模板、小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4 夹渣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接缝处杂物清除干净并洗净。同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5 裂缝的防治措施:表面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护好成品,避免雨淋,加强覆盖并及时洒水养护。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裂缝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如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可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释放内部水化热。在混凝土施工时,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尤其是水泥类型,应该严禁不同品牌、不同标号的水泥混在一起使用。

  6 外形缺陷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成品阳角用稳妥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

  7 外表缺陷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块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好坍落度,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均匀振捣密实。

  总之,混凝土工程施工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各个程序之间相互联系,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个环节、程序进行严格把控,对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就开始质量控制。同时混凝土原材料的进场和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及混凝土的浇筑,已经混凝土成形后的养护也应进行管控,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炜. 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03)

  [2] 赵成龙,陈学珍.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原因[J]. 科技信息. 2008(34)

  [3] 吴斌,陈雪松,胡艳红.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防治与处理方法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3)

  [4] 史开宇.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1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