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道路工程论文发表混凝土路面耐久性的思考

作者: admin2013-06-26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 要: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中影响路面耐久性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施工,管理

  一、前言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约占全国道路路面总量的70%。混凝土路面除用于二级公路外,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也得到广泛应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近几年来得到长足的进步,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沥青路面与混凝土路面结构确定原则

  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白色路面)在公路路面结构中各有优缺点,设计单位应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而不能只根据某一点或某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来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应根据以下六项原则进行技术分析,该黑则黑,该白则白,进而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注:目前12~14cm沥青路面与22~25cm水泥路面造价相近

  根据我国交通沥青资源情况和进口沥青管理情况,在今后多年时间内,我国将大力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国家交通部已修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及拌合料施工技术规范、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等。

  这些新的规范、规程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多年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经验教训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以全新的思想观念来修订的。这些新的规范、规程是指导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政策和管理法规。

  三、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建设能抵御严酷条件下的优质路面,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我省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起步早,发展快,对我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也比较大,但由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力度不足,抓的不紧,加之我国现行规范已有多年未及时修改,致使设计规范、施工规程都比较落后,有些技术指标没有涵盖寒冷地区的特殊条件。多种因素促成我省已建成的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早期破坏,在使用年限上大大打了折扣,造成很大的损失,以至于出现“谈白色变”的现象,就象八十年代末“谈黑色变”一样。

  对这个问题也不能片面地、偏激地去认识,而应该客观的科学的来分析。二十多年前,我们对沥青路面在设计理论、工程材料、施工机具、检测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交通部为解决沥青路面上的诸多问题,除组织多方面专家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之外,并投资兴建几处重交通沥青生产工厂,成立了几家石油化工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解决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诸多问题。

  相比之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系统研究和科技攻关却迟了5~6年,有几个省在前几年已建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程度不同的出现了早期破坏现象,已严重的影响着继续修建白色路面的积极性,普遍对其耐久性发生怀疑。随着新的规范、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技术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诸多相关问题也已经得到解决。

  3.1 应具备的硬件条件

  3.1.1改变碎石生产工艺,确保碎石规格、质量和合理的级配组成。建议由施工单位直接加工生产碎石,一律用可移动式反击式碎石机,对含泥量超标的碎石必须用洗石机筛洗。当前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超粒径大于40cm,针片状超标准大于15%,含泥量超标准大于1%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已是影响混凝土路面强度均匀性和抗冻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3.1.2改变混凝土拌和工艺,确保计量准确,拌和均匀。在混凝土中是否使用外加剂及掺和料是混凝土材料工程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掺入引气剂或引气缓凝减水剂或再掺入其他掺和材料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是必然趋势和必须条件。

  3.1.3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工艺,确保路面混凝土铺筑的平整度和振捣密实的均匀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除基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铺筑之外,水泥混凝土面层要用滑模摊铺机摊铺,以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尤其是路面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除非在极特殊情况下,不允许仅用三轴整平机摊铺。

  3.1.4改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生工艺,确保混凝土路面的成熟度。混凝土路面养生,要确保两周时间内的表面温度和湿度,尤其是掺有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更要做好早期的路面养护工作,以提高路面的耐磨性能。混凝土路面的拉毛应逐渐改为成型后的刻槽,保证路面粗糙度的均匀性,以提高路面行车的安全性能。

  路面施工如能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工程质量将明显提高,路面使用耐久性将大大延长,路面早期破坏等病害也将基本消除。

  3.2应实施的软件条件

  为确保工程质量,应深入认真地学习国家交通部新出版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及掺和料技术规程和路面养护技术规程,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思想观念,以全新的思维理念来研究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问题。

  3.2.1应在适当时机举办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技术培训班,请交通部公路科研所专家、教授及交通系统内专家讲课,严格要求,要真正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在今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有所提高。

  3.2.2进一步制定完善公路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对承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队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中标后,尤其是主体工程不准分包。

  3.2.3加大科研开发,强化工程质量的试验、检测工作。

  (1)深入开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冻耐久性、抗除冰盐腐蚀性、抗钢筋锈蚀性和早期破坏路面维修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工作运行机制,推动行业进步,把提高工程建设中科技含量的措施、政策落到实处。

  (2)引进开发混凝土配合比电脑设计技术,改变用经验法、试算法计算矿料级配组成的方式。指定科研单位进行各标准矿料配合比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由质量监督站检查复核执行情况。

  (3)加强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检验和数据统计工作,实现每项工程中混凝土试体强度均不超过限定值,以促进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4)应深入开展旧路加宽、克服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施工技术研究和部分地质不良路段做特殊处理的施工技术研究。由于路基不稳定,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的路面早期破坏已经产生过巨大经济损失。

  3.3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管理,减缓病害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规范已经颁布,要加大宣贯力度,路面失养或养护措施不得力,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养护中主要抓路基稳定性养护、路面密封防水性养护问题。

  3.3.1路基稳定性养护。排除边沟积水,对边坡、锥坡的冲刷或滑坡的修复,公路绿化、美化及沿线植被保护。

  3.3.2路面密封防水性养护。要采用新的检测方法和新型的修补材料,确保养护质量。

  (1)及时填补缩缝材料。

  (2)及时将路面断板、开裂部分的缝隙封闭。

  (3)及时修补表面松散、露骨、坑槽、掉角。

  (4)及时对错台、板下脱空处的探测和补强处理。

  (5)对损坏严重的面板进行更换处理。

  (6)对已损坏的硬路肩板做更换或调平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省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合理的选择黑色或白色路面结构十分重要,一旦选择了白色路面结构,就要在建设过程中,强化工程管理,落实相关硬件和软件条件,确保建设期间的路面质量。交付使用后,确保营运期间的养护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将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强、养护费用低、使用年限长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