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就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进行了探讨。包括住宅消火栓的布置、在防烟楼梯间内布置消火栓的问题、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布置、屋顶消火栓的布置等。
关键字:室内消火栓,消火栓布置原则,消火栓间距,双出口消火栓,消火栓保护半径
1.概述
目前我国建筑室内主要的灭火设备为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的布置是否合理不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灭火效果。有关消火栓布置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做了一些要求。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对消火栓的布置也有所不同。在这里就消火栓布置谈一下个人看法:
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原则
2.1保证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位置
2.2消火栓的间距不能太大
2.3按防火分区社设置消火栓
3.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布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消火栓布置要满足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分。现在有些设计,为了减少消火栓数量无论地点、场合随意设置双阀双出口消火栓,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我认为当设置单出口消火栓确实困难,并且在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设置双出口消火栓。之所以说随便设置双出口消火栓不合理,主要原因是,我们规定“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分”就是为了保证当有一支消火栓受到威胁时,另一支能够起到灭火的作用。若火灾发生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处,则两支水枪均失去作用,该双出口消火栓设计所保护的场所则无一股水柱可到达,双出口消火栓不能起到保护和灭火的功能,易产生严重的后果,故应慎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
如果正确使用双出口消火栓,就能体现出它的优点,不仅能达到灭火的要求,还能减少消火栓的数量,我认为下列部位可以考虑设置双出口消火栓:
3.1根据规范资料的在建筑物的屋顶设置双出口消火栓,同时起到灭火和控制火势的作用。
3.2建筑高度不超过50m,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普通塔式住宅,可设置双出口消火栓。
3.3在建筑物的两端设置双出口消火栓,中间按照要求设置单出口消火栓。
以上部位设置双出口消火栓仍有不足之处,但相对是比较合理的。我想除了上述的几个地方比较适合用双出口消火栓外,应该还有其他地方适用。
总之,对于双出口消火栓不能随便设置,即便是满足消防规范要求,也应慎重使用,确定其是否合适,如果设置单出口消火栓不是很困难的情况下,我认为还是应该首先考虑设置单出口消火栓,在实在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双口消火栓,在设置双出口消火栓的竖管上应相应增加竖管流量,保证火场的用水。
4.消火栓保护半径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保护半径是布置消火栓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灭火效果。我们考虑无论是一只水枪还是两支水枪同时到达,首先需要确定一只水枪的保护范围到底有多大,根据消火栓的保护半径计算公式:
R=kLd+Ls
其中R——消火栓保护半径,m .
k------消防水龙带的折减系数,取0.8~0.9
Ld--------消防水龙带的长度。
Ls--------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m,当水枪倾角为α时,Ls=cosαSk
上面的充实水柱长度Sk=(H1-H2)/sinα
其中H1-------室内最高着火点离地面高度,m,
H2-------水枪喷嘴离地面高度,一般取1米。
α--------水枪上倾角,一般为45°,最大不应超过60°。
Sk=H层高/sinα,
对于上面列出的计算公式,我们开看到,里面好多数据取值是不定的,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各项的取值问题。
首先对于水龙带长度,消防水带长度有两种20米和25米,我国消防员自带水带长一般为20米,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设计中,应该按20米计算,而且规范中推荐采用20米长水龙带。
从公式中我们看到Ls是通过计算确定的,但如果要计算Ls首先要考虑Sk的计算,通过公式我们看到只要知道层高就能算出Sk,但SK在规范中对于不同性质的建筑做了不同的规定,我们在计算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平面结构等来确定Sk。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很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的水枪不能拉到房间的门,或是走廊的转角处,即使水枪的充实水柱再长,也无法射到着火点,故我们还应该具体讨论一下水枪本身能够到达位置的问题。
消防水龙带的折减系数k,规范里面它的取值是0.8~0.9,具体就是考虑建筑内走道弯曲多、遮挡物多的情况和建筑内较空旷少有障碍物的情况之间的区别,平面复杂的取小值,简单的取大值,水龙带的长度乘以系数k就是我们考虑的可以利用的真实的水带长度。
在知道了水带长度后,我们再来讨论具体的布置问题,在厂房、仓库、地下车库等大面积的空旷地方,我们可以考虑按照保护半径画圆来核对是否能够满足两支水枪的要求,但是如果是在比较复杂的建筑里面应该具体考虑每只水枪按照具体的走行路线能够到达的位置来考虑,尤其要考虑水枪本身能够到达的位置是否有死角等等因素,还有需要考虑有些地方火灾时无法穿越的问题,比如不能穿越两面开门的防烟楼梯间等处,只有这样才能认为水枪布置的考虑是比较实际和合理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确定消火栓保护半径时,不能只是简单的取值计算就能完成消火栓保护半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取值。在布置消火栓时,不考虑具体情况,一律按照公式计算出的保护半径来布置消火栓,并且只用画圆来核对满足两支水枪的要求,是有问题的,应该按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做到设计合理。
5.消火栓的间距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火栓最大间距做了具体规定。我认为在能够有效的保证“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分”就不应该限制消火栓的最大间距。如果我们在需要保护区域的中心设置2个消火栓,那么也能满足“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分”的要求,但是这样就存在一些弊端,当一个消火栓受到火灾威胁的时候,另一个消火栓也受到了威胁而失去了做用,这和在一个位置设置双口消火栓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规定一下消火栓的最小间距。以保证一支受到威胁时,另一支仍能起到灭火的要求。
总之我们设置室内消火栓,就是要考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消火栓进行灭火,也就是说在相邻的一个消火栓受到威胁时,另一个能起到灭火作用。所以我认为每只消火栓的设置点都应该在其相邻的消火栓保护半径之内,这样在消火栓设置点附近发生火灾时,就能得到附近消火栓的保护,从而达到两个消火栓都能用的效果,也就是两个消火栓互相保护。当然消火栓间距也不能过小,如果间距过小,我认为应该采取一定得措施以保证当一个消火栓受到威胁时,另一个能用。
消火栓间距的确定与消火栓保护半径有关,所以应该与消防水带长度有关。消防水带长度有两种20米和25米,我国消防员自带水带长一般为20米,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设计中,应该按20米计算,不应为了节省投资而选用25米的消防水带。这样对于消防队员灭火也是有利。消防水带长20米,折减系数按0.8计算,实际敷设长度为16米,所以我认为消火栓距离保护区最远的房间门口应该在16米以内,这样消防队员能够站在门口对房间进行灭火。当然具体消火栓倒翻门口的距离还要根据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流量、保护半径等具体确定,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说明。
6. 屋顶消火栓的布置
屋顶应设试验消火栓。有的设计工程,在屋顶上还设有热交换站、音像控制室、锅炉房、实验室等,仅设一个试验消火栓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形下,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屋顶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该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所以屋顶消火栓的设置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确定消火栓的布置。
7. 在防烟楼梯间内布置消火栓的问题
有人将防护场所需设置的消火栓设在防烟楼梯间内。防烟楼梯间主要作用是火灾时供人员疏散,与防护场所采用防火门相连,火灾时防火门紧闭,可供人员疏散又可挡住烟气,故防火门处一个缝隙也不可有,若将消火栓设在防烟楼梯间内,防护场所失火,消防水龙带得穿过防火门才可到达防护场所救火,防火门则关不严,防烟楼梯间会充满烟气,失去其安全可靠性。故防护场所的消火栓应设在防护区内,不可设在防烟楼梯间内,否则将失去其灭火作用。
8.按防火分区布置消火栓
近年来大家一致在讨论消火栓设置要不要按防火分区设置,我觉得应该按防火分区进行设置。防火分区之间一般采用防火卷帘、防火墙加防火门等形成若干个防火分区。如果火灾时消防水带穿过防火门,那么防火门就不能正常关闭,那么防火门就失去去了意义,所以我觉得要按防火分区来设置消火栓,也就是说消火栓不可跨防火分区使用,无论是平面分区还是竖向分区。
9.结束语
总之,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应按照有关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来设计,但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布置消火栓,以保证设计工程防火的安全、可靠性。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