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电力工程师评职论文电力建设企业施工质量探究

作者: admin2013-07-26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电力建设企业的土建施工具有地下工程施工强度大,高耸构筑物多,单体工程多、散等特点,由于其功能要求的不同而和一般的土建施工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文通过分析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厂土建施工的特点和常用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提高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施工质量,施工特点,中文核心期刊

  电力建设企业的土建施工和一般的土建施工不同,需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筑电力专业管理人员要采取严格要求、切实把关、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质量管理的计划,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提高电力建设企业的土建施工质量。

  一、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的特点和常用技术

  (一)电厂土建施工工程的特点

  电厂土建施工工程具有地下工程施工强度大,高耸构筑物多,单体工程多、散,系统却联系密切,安装工艺对土建要求较高,土建安装交叉作业多等特点。以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的特点为例,目前我国的电厂土建工程的主厂房基础多数是打入桩或灌注桩与基础结合的承台基础和独立台阶基础筏板基础为主。电厂的主厂房上部结构柱距大都在10.0m以上,层高6.0m以上煤斗层的层高可达10.0m以上;屋盖由大型钢屋架和轻质复合保温彩钢板组成,结构上预埋的安装设备埋件多,框架柱梁配筋多为双层筋规格都在28m以上而且箍筋间距很密。这些都导致了电厂土建施工比较困难。

  (二)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的常用技术

  想要有效提高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质量,就需要了解电厂土建施工的常用技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目前我国电厂的厂房土建施工方面都有固定的模式,比如说基础建设一般采用打入桩的承台基础或是独立台阶基础等,常见的土建施工技术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电厂的地基基础是针对建厂地点的土壤状况设计,比如说软地基可以用打桩、挖土、深基坑支护和降低地下水的技术。二是粉煤灰综合利用。电厂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是由粉煤灰或者电厂灰结合相应的复合型减水剂混合制成,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中混凝土不易流动或输送的问题,改进了施工中的相关技术。

  二、电厂土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施工中的问题。如果混凝土的体积过大,一旦浇筑时不到位,就会在侧面或是表面出现裂缝,这些裂缝的深度有的高达50~70mm,对表层钢筋的握裹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都有影响;如果采用连续泵来输送混凝土,就会对侧模产生很大的冲击侧压力,一旦发生胀模或跑模,混凝土将会大量流出。此外,在混凝土浇筑中,泵管混凝土冲击和移管都会造成基础表层筋的位移、偏位、塌陷等。

  2.上部现浇框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建筑的底层框架层高一般比较高,加之上部荷载大、工期紧、基坑回填土沉实不到位,忽视其变形大的特点等等,梁支撑系统承受荷载后产生位移,导致有些框架底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下沉,局部框架柱根发生烂根、漏振、夹层。另一方面,电厂主厂房框架柱梁钢筋都比较粗,按构造要求梁筋必须穿入柱筋内,造成框架梁柱节点处梁端部两侧表面一定范围出现表面横向垂直裂缝。设计的框架柱与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不一致也会导致现场施工困难质量,不易控制钢筋接头等质量问题。

  3金属结构和预埋铁件的制作安装存在的问题。很多建筑工程设计师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都不考虑现场的接料问题,使得建筑材料的采购计划不尽合理,造成材料的浪费;一些大型的预埋铁件的位置也没有考虑建筑的结构状况,经常在施工现场发生预埋铁件放不进结构内的情况;钢结构支撑系统未按规定按实际放大样;造成安装螺栓孔偏位,不得不在高空进行吹割处理,影响工程质量。

  4.电厂土建施工质量问题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表现出阶段性和多样性,施工质量管理最为典型的问题是:施工中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不能行使各级技术职权;工程质量计划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或交底不明确;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的交底不到位,有些交底依据不明确;材料进厂检查不力,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的使用年限、检定范围、检定周期不明确;过程控制中各要素之间,如检验试验、技术交底、材料采购、物资跟踪、土建交安等环节接口不力,反映在记录上相互不衔接,出现遗漏或失误;焊接等特殊过程的监控和记录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建设电厂土建施工的质量,情节严重的还会危及电厂以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提高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质量的措施

  1.保证浇筑质量,防夹层漏振,对抗梁底下沉。首先,电厂土建施工方案要考虑现场预拌混凝土等设施的协调问题,最好有应急预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电厂的附近建设备用的预拌混凝土的站点及附带的水电供应单位,避免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其次,对于框架柱的混凝土级配得在满足各项指标的前提下,应要保证其较佳的流动性,浇筑过程停歇,以免造成夹层现象。再次,针对梁底下沉,既要在基坑回填阶段控制质量,也要计算基地的支撑系统的支撑杆的间距。

  2.加强材料设备控制和施工分包的协调工作。一方面,对于主要材料和设备,项目组应派专人常驻制造厂进行监造,设备进场前逐项检查,安装后进行光谱分析检验,保证各系统安装使用的合金钢材符合质量要求。另一方面,电厂组织单位要严格选择分包商,对拟选择的分包商资格承包能力,必须进行审查和评价,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3.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技术交底。电厂建设单位应认真组织各有关部门,做出详尽、适用、规范的施工组织总设计;要重视技术交底工作,分阶段向工长及职能人员交底,工长在每项任务施工前,向操作班组交底。对特别重点、特殊工程和特殊部位以及四新技术的交底,内容要全面,重点要明确,要求要具体而详细,并注重可操作性。

  4.及时进行图纸变更,加强关键工序控制。一方面,在工程建设时要依据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的规定及时对施工图纸进行变更标示,并及时送达施工现场,保证现场施工的准确进行。另一方面,要找出电厂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关键工序和重要质量控制点,重点编制施工详细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加强管理控制。比如说将关键工序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工人应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操作,保证操作中每个环节的质量等等。

  5.注重施工工艺,对特殊工序进行控制。一方面,电厂建设应注重施工工艺,努力缔造精品工程,比如说成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小组,制定成品保护措施及维护计划,加强检查和奖惩的力度;按区域或系统对施工工艺质量进行系统检查,确保整体工艺质量整齐美观等等。另一方面,电厂建设中的特殊工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以及投产后电厂的安全运行,因此要注重对他们的控制,比如说焊接工艺须经工艺试验和评定后,制定焊接工艺卡;质量控制人员要根据作业文件的规定对特殊工序过程重点监控,必要时进行连续监控等等。

  6.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重视施工技术水平。一方面,在施工前期,应根据国家建设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建立和健全施工责任、工程质量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审、施工图纸会审、施工技术交底、技术检验、设计变更管理、施工技术档案管理、技术培训管理等技术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土建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工艺创新为主,走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及自主研究相结合的路子,抓紧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总之,在电力建设企业土建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作业规范,,制定相关的质量保证措施,不断地改进与吸取经验,积极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土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进军.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2] 李天宝.关于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技术的具体分析[J].华章,2011.

  [3] 郭红兵.火电厂土建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