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道路设计论文范文通道疏散门安全技术研究

作者: admin2013-07-30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轨道交通系统中的两相向隧道区间通常会设置相互连通的通道疏散门,但关于此区间门的技术标准和安全应用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区间疏散门安全五金系统的组成和门生产施工工艺,提出了针对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全新解决方案。

  关键词:区间门,疏散门,门五金

  一、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发展及现状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隧道内,通常在两条单线区间会按一定的要求设置贯穿连通的通道,同时通道内会设置防火门以形成各自的防火防烟分区,此防火门即是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根据我国的地铁设计规范规定:两条单线区间隧道之间,当隧道连贯长度大于600m时,应设联络通道,并在通道两端设双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此门一是为沟通两单线区间隧道,二是为分隔成两个独立的防火防烟分区,同时其也承担了紧急状况下的区间人流疏散功能。在地铁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国内各大城市地下铁路建设统一参照此标准来设置区间联络通道门。

  但是对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技术标准设置由于前期认识不足,设计标准不合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均忽略了区间门的重要性,导致其一直出现问题,存在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是,甚至区间门出现打开或脱落而影响车辆营运安全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笔者曾走访国内多条地铁线路,综合而言,区间疏散门的现状汇总如下:

  1)、受力复杂:两单线区间相向的活塞风频繁往复作用在区间通道疏散门上,此位置列车经过时产生巨大的正负风压,并震动频繁。

  2)、施工环境恶劣,隧道区间内光线昏暗,场地潮湿,且地面不平整,空间狭小很难实施机械化的运输和安装。联络通道内敷设各种管线,错综复杂,多工种施工面相互交错。且部分通道内下设集水井,限制了区间门的安装施工。

  3)、粉尘污染对五金造成容易失效的影响,长期灰尘的堆积及使用环境的潮湿状况下,门上五金件要保证正常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的使用工作状态。

  4)、投入运营后维护保养监控困难,现场作业环境及视线有限,难于判断及维护运营状况下门及通道的状态,无法实时了解门的闭合情况。

  原有隧道区间联络们设计标准并未提出针对解决以上问题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对门体安装形式,五金配件选型指标要求,亦无具体规定,导致许多已完工的地铁运营线路的区间联络通道门经常出现故障,报修率较高,安全隐患较大。

  二、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需求分析

  由于隧道区间门属于非标准产品,目前市场各生产厂家并无专门针对区间门的应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特点的定制产品,国内各地铁建设方也是出于各自探索阶段,对门体结构、五金配件构造及施工工艺并无相关可参考的技术标准及规范。整体来说,国内目前对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研究基本属于一片空白。对地铁建设工程而言,门和五金所占的份额较小,而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所占比例就更小,在市场导向促使下,各门生产厂家并无生产针地对区间通道门特殊产品。同时区间门的重要性又不容忽视,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邀请专家理论探讨并加以试验验证,力图找到解决区间门难题的方法,并提出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相关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为全国地铁建设区间门的设计及安装提供指导,制定标准,弥补国内关于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市场的空白。

  三、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的技术方案及需求实现

  1、区间门体与土建结构的固定

  为避免门框与墙体连接不牢固而脱落,在墙体内嵌设预埋件,且预埋件与结构钢筋焊接,预埋件应沿两侧和上侧铺设角钢,且间距不大于500mm,施工时再将整体门体焊接,可有效确保牢固。参下预埋件施工示意图。

  2、门框与门体连接及五金配置

  传统门框与门体的连接采用合页形式,即通过螺丝固定,受力有限,且螺丝易松动造成门体与门框脱落。考虑区间门的重量可达200公斤,参考美国五金件的做法采用天地轴形式承重。

  同时,天地轴和门款及门体连接处在螺丝定位后,再采用焊接法使其与门保持一整体不脱落,如下图示。

  为近一步保险起见,门体结构采用加强型设计,区别于普通防火门,钢板厚度达2.0mm,门框为全封闭式“口”字形结构,底部门槛封口,门框竖框内衬12#槽钢加强刚度。门扇钢板厚度达1.5mm,内嵌珍珠岩板,铰链(天地轴)侧门扇竖边采用搭扣设计(详参门尺寸详图),使门框侧设计成“凹”型槽,门扇侧设计成“凸”型结构,在门体关闭时,门扇侧边嵌进门框,有效加强了门体的整体性和密闭性,提高抗风压能力。

  同时结合地铁行业对门上五金件的实际应用需求,其上五金件严格遵循高质量、安全性高和使用方便的原则。按照悬挂、锁定、控制、保护的基本功能来配置和选择,实现五金件的合理应用。为确保门锁定不被强活塞风吹开,采用3~4点锁定的锁具为较理想方式。同时考虑区间多尘的使用环境,明装锁舌受力简单明晰,下压式推杠机构不易卡槽,最终选择的锁具为:四点锁定明装下压式推杠逃生锁,闭门器则选用目前五金标准最高标准ANSI A156.4美标产品,以满足其连续开启的寿命要求和恶劣环境使用要求。

  3、新型区间门施工工艺

  隧道区间施工环境较恶劣,且现场施工工期较短,无法在现场控制五金和门体的安装精度,以致门体及五金不能发挥效用。需研究新型施工方法,减少在区间内的工序。

  跳出传统门施工的思维模式,可以参考国内钢结构行业的预制施工法,将区间门施工采取整体预制法,即将门框、门体和五金配件在工厂预制成一组合体,运输至现场安装于门洞。减少了在现场的施工作业量,同时又确保了无尽和门体的安装精度,有效缩短了在隧道内的施工周期。即通常所说的“能在厂里做,不在现场做,能在地面做,不到地下做”,基本流程示意为:

  4、门体发生故障预警技术

  依据现有区间门的应用情况,采用在线式远程监控系统为最理想方式,可实时查明门体闭合情况。但是,区间隧道较长,综合布线难度大,且现场环境恶劣,多尘、高强风压。这些都会加大系统监控施工的难度,且方案实施的成本较高,涉及到许多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可实施的难度太大。目前比较简单和经济的方式是通过在门扇双侧粘贴荧光条之办法来观测。门体闭合锁定时,荧光条与车灯光平行无夹角,不反光;而在门体开启状态下,门扇外露与灯光有夹角,荧光条反光可提示维保人员和行车司机发现区间门故障。

  四、隧道区间联络通道疏散门技术总结与展望

  相对于传统型区间门,新型区间门的抗风压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远远优于前者,目前国内地铁行业区间门的建设尚无明确具体标准可参考,各地进依照普通防火门制造生产安装。所以传统型区间防火门不能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而新型区间联络通道门所具备结构安全性高、抗风压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周期短、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则可以依托成熟的防火门生产工艺加以改造,改进现有施工工艺,并依此制订相关标准,推动地铁区间门的改造和新建项目的规范化,并迅速在行业内加以推广,弥补隧道间门联络通道门的市场空白,为轨道交通隧道区间门的建设确立标杆。

  参考文献:

  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2.《地铁设计规范》 (GB 50157-2003)

  3.《防火门》 (GB 12955-2008)

  4.《ANSI / BHMA A156 美国国家标准-五金部分》

  5.《EN1125 欧洲标准-逃生锁五金部分》

  6.《门、窗、幕墙窗用五金附件》 (04J631)

  7.《FEMA 361美国防飓风设计标准》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