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逐步完善,使得城镇空间的利用标准不断提升,整体规划布局向着高效化、科学化发展,高层办公楼、地下建筑、超长隧道等工程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大型建筑与复杂性工程的需求上涨,为土木建设产业的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建设要求与使用标准,也进一步提升了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当前阶段土木建设项目设计与实践施工技术的关系出发,对加强设计工作与施工技术应用协同效率的途径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综合培训;监管机制;技术创新
结构设计属于土木建筑项目中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结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建筑项目的使用要求、技术应用标准、设计规范等条件,对土木工程的承重性、抗拉性、稳定性以及空间布局等性能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工程队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将设计方案的预期合理的转化为实践成果,在建筑的各个建设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并需要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对工程设计进行具体的调整,确保土木建设项目利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土木建筑项目结构设计与实际施工技术应用的关系
在进行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时,最为常见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力学原理、空间利用原理的指导下,对建筑工程的架构进行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抗震、承重、抗变形等设计效果。而施工技术作为贯穿于土木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实际建设手段,通过对建设质量、效率的控制,落实结构设计方案的建设目标,从而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结构设计方案与建设技术应用相辅相成。土木项目的实际建设离不开设计方案的指导,同时,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施工技术、建设成本等进行了解,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有效落实。如果脱离建设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设计,不仅无法对实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导致设计变更频次增加,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返工、重建的可能性,提升土木工程建设的整体成本。与此相对应的,如果只依照现有的工程技术直接开展建设工作,则无法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抗压性等使用性能符合标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建设效益。科学、合理的设计土木工程结构,能够使工程施工的程度更为优化,加之合理的施工技术与其相互配合,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根本保障并且不断的提升。(2)结构设计是指导实践工程建设的关键。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可执行性强的方案作为指导基础,通过结构设计方案,施工方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建筑方的建设目标、成本规划、技术选择及使用标准等指标,在实践过程中予以转化,保证建设质量符合工程标准。同时,通过设计方案可以对阶段性建设任务、工程器械、人员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优化工程建设资源利用结构,提升建设项目整体效益。反之,如果忽视设计方案的指导,不能够将真正的设计意图展现出来,最终结果也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设计方案通过建设技术进行结果转化。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需要设计人员通过实地勘测、数据建模、历史资料分析等工作,在规范性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对施工工序、工期、成本、人员安排、施工管理、技术及设备应用等情况进行设计,确保各施工环节衔接顺畅,通过实践调查、勘测,尽可能的对建设资源进行合理调配,降低设计变更的频次,充分发挥结构设计对土木实际建设工程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已经完全能够保施工成果转化的效果,能够为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加有效的质量保障。
2提高施工设计方案与技术应用环节协同效率的对策
(1)对设计、施工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当前阶段,我国土木工程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设计成果更先进、技术指导价值更强。同时,土木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形式,也为土木建设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有效提升土木设计与建设环节的对接效率,应该加强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综合培训建设投入,深化技术沟通与交流,建立起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技术支持相结合的跨学科培训课程,使他们在同思维水平上,创新土木工程设计和技术理念,优化土木建设项目结构设计方案的执行性与实效性,为工程实际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指导,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出现安全风险。(2)加强土木建设设计与工程技术应用的研究投入。现阶段,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方案不再以统一的设计结构标准为主,增加了更多的开放性、创新性因素,施工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得土木工程的实际建设成果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以中央电视台的主楼工程为例,以钢结构为主体,融合了三角形钢结构与双向倾斜建筑结构的技术优势,实现了技术、设计方面的多重创新,提升工程建设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3)建立全面、高效的工程监管机制,保证二者的配合协调。为保证设计要求与建筑质量标准在工程中的有效落实,应加强设计、施工与对接环节的监管工作,做好设计交底。土木工程在建设准备、实行与竣工阶段都需要对照相应的设计方案、图纸对实际技术操作进行指导。为此,设计人员应该在检测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选出最佳的设计。工程队伍在开展实践工作时,一方面,应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建设方案,并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工程队伍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技术应用标准进行实践操作,确保设计目标的有效落实。
3结束语
为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建设与使用质量,不仅需要设计人员在建设准备阶段做好结构设计工作,保证方案的可执行性与参考性,同时,还需要工程队伍结合具体的指导方案,选择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转化。因此,为实现工程设计与建设技术的有效对接,建设单位应从技术、设计应用与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综合培训机制的建设投入、注重土木工程的技术与设计理念创新、建立全过程工程监管体系等途径,保证设计与施工的配合协调。
参考文献
[1]毕崇杰,李宁.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策略在土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
[2]刘宇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与装饰,2018(16).
[3]胡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18):146-147.
作者:冯子成 单位:长春新星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