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

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2020-02-27阅读:文章来源: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帮助学生培养各种正确观念、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对于中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一些学校和教师依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文化课教学才是教学中的唯一教学任务,因而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中学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必须要予以思想品德教育更高的重视,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探索出新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人们思想的进步,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时代的教育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的培养。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因而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汇聚了政治理论、社会公德、思想教育等多种内容,对于把中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时代新人有着重要意义。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探索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作模式以及更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途径,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其逐渐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时代新人。

  一、目前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忽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少数学校没有意识到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本质,依然只重视对学生文化成绩的培养和提升,认为学习成绩就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学生中考及高考中不涉及思想品德的考试,所以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浪费教学时间的行为。还有一些学校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时,存在着形式化问题严重的情况,仅仅把它当作上级领导视察时的一种应付手段,完全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论是以上哪种类型,都体现出部分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忽视。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受学校整体教学方针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也存在着敷衍了事的情况,主要体现为:在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老套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没有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无法真正完成对良好思想品德的内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毫无新意、毫无乐趣,这不仅无法保证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反而让学生觉得无趣,这种形式主义教学完全达不到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目的。另外,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善,但依然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导致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二、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效工作模式的探索

  (一)结合时代背景,转变教学方式

  要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本就比较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枯燥,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调整上,要以重视学生参与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根本,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要结合现代科技和新课改中的科学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多多运用兴趣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多媒体、互联网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不同于文字的多样化元素来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氛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以此促进学生发挥潜力,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模式有效性。

  (二)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家国情怀的培养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必须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及时事热点进行爱国情怀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等重要思想。因此,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要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当代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与学生实际认知的融合引发学生的共鸣,完成家国情怀等思想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培养效果的提升。

  (三)发挥出各学科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

  道德品质的培养是现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各种能力和意识的初步形成阶段,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所以,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局限于政治、思想品德等学科中,需要发挥出各学科的教育价值,进一步深化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应加强在本学科教育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学习基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学科的教育价值。

  (四)结合新媒体拓展教学渠道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将视频、文字、图像集中在一起,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内容,转变被动的学习思想,从而真正实现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提升。其次,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特征以及学生群体特征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新媒体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促进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改善,用更新颖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发挥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学校思想道德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改革契机,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机遇,对教学渠道进行拓展,做到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

  三、结束语

  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要建设者。要担负起重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端正的思想品德。这也是我国教育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重要教育任务,在中学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时事热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在各个学科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全面改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翁财场.对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2).

  [2]文新能.浅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

  [3]张艳春.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定位初探[J].丝路视野,2018,(36).

  作者:闫光明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