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于家寨水库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介绍了防渗墙造孔和防渗墙混凝土浇筑工艺,尤其是对薄型防渗墙造孔成墙过程中采取的特殊工艺进行了介绍,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关键词:理工论文,于家寨水库,防渗墙;造孔,抓斗,方形钻头,导管;拔管
1概述
1.1工程概况
于家寨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县军城镇西1km处的通天河上游,水库流域面积83km2。 总库容814.3万m3,兴利库容323万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1)型水库。水库建坝时主河道有一段未清基至原河床,水库建成蓄水后发现严坝基有渗漏现象,1977年对渗漏段进行了灌浆处理,基本解决了绕坝渗漏现象,但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除险加固工程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进行处理,该工程由河北省水利工程局进行施工建设。
1.2防渗墙设计指标
本工程防渗墙位于上游坝坡,平行于坝轴线,距坝轴线12.4m,全长247.92m,墙顶高程315.5m,底高程随基岩高程的不同而不同。防渗墙入岩深度0.5~1.5m,防渗墙厚度0.3m,造孔工程量约6000m2,混凝土浇筑约2241m3,防渗墙混凝土采用粘土或膨润土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抗渗标号S4,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弹性模量小于14000MPa。
1.3地质情况
地质勘探资料为:上部为原坝体回填料,坝坡干砌石以下为堆弃,块径局部大,再往下为砂卵石,再往下为中粗砂层,局部有少量粘土,应为心墙,再为基岩,基岩为片麻岩,灰褐色,上部为强风化,岩芯为碎块状,层厚1~2.4m,下部为中风化~弱风化,岩芯大部分呈柱状,局部为块状。
2施工布置
2.1施工平台
施工平台采用砂卵石填筑,平台宽度14.31m,平台自上游至下游依次为碎石道路、泥浆沟、倒浆平台、导向槽、钻机平台,平台迎水坡采用抛石防护。
2.2 导向槽
导向槽底部为旧坝体,旧坝体上部砂卵石层块石较多,当时筑坝时采用人工方式,没有大型机械碾压,结构松散,容易坍塌,导向槽应有足够刚度、强度,并能适应松散地层,因此采取钢筋混凝土导向槽,型式为“L”型,导向槽深度1.2m,顶宽0.3m,考虑到坝体内卵石块径较大,因此将槽口宽度设置为0.65m,每30m设一分缝,分缝处以Φ16拉接筋连接。
2.3泥浆供应系统
泥浆护壁是防渗墙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泥浆护壁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防渗墙造孔质量和施工进度,本工程主要为砂砾石地层,透水性较大,容易发生泥浆漏失,因此泥浆需具有良好物理性能、流变性能、稳定性,通过对附近粘土料场的考察,采用了白合土场红粘土进行制浆。
泥浆系统由泥浆制浆站、泥浆池、供浆管路组成。制浆站设置在溢洪道,搅浆机械采用300型地质钻机配置自制搅浆器改制而成,泥浆池布置于旁边,分为原浆池和标准浆池,每个容积100m3,可以同时满足3个槽孔的需浆量,供浆采用泥浆泵配置胶管输送,并设置若干节制阀门作为支线管路,供浆方式为静止方式,不设泥浆回收系统,浇筑时置换的泥浆采用污水泵抽至其他部位导向槽内存置利用,废浆则通过泥浆沟排至指定区域。
2.4槽孔布置
本工程槽孔长度定为7m,共划分为36个槽孔,一期槽孔和二期槽孔各18个。
3防渗墙造孔施工
本工程防渗墙厚度仅30cm,传统的冲击钻造孔由于钻具重量轻导致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因此采用抓斗抓槽、冲击钻配合的施工方法,配置一台液压抓斗,两台CZ35钻机。开始时计划采用抓斗抓取上部砂砾石层,冲击钻施工岩石层,但试抓时当抓斗抓取导向槽底以下3.0m范围内时发生大面积漏浆,多个槽孔均是如此,经过分析认为该部位为原坝体,多为卵石和块石,填充物少,孔隙很大,最后采取将这3m抓除,回填粘土,然后采用冲击钻进行冲击,将漏浆空隙封堵,该方案实施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漏浆问题得到了解决,造孔施工开始正常进行。抓斗型号为30型液压式,最大抓取长度2.8m,每个槽孔分三次抓取,先抓两侧,后抓中间,抓斗站于倒浆平台和碎石道路上,行走至要抓取的位置,履带平行于防渗墙轴线,根据导墙上的控制线调整斗齿至准确位置,使各项偏差控制在规范之内,然后开始抓槽,同时采用装载机和自卸汽车运输弃渣,抓槽时向槽内注入泥浆进行护壁,保证泥浆液面不低于导向槽顶50cm。
抓斗抓完上部砂砾石层后,遇弱风化岩层能抓取时则继续采用抓斗,不能抓时则采用CZ-35型冲击钻施工,每个钻机配备一个方形钻头、一个筒钻、一个抽筒,方形钻头为我单位针对薄型防渗墙施工而特制,重约4T,宽1.5m,对于岩石层施工效率较高,另外对于扫孔,劈打小墙非常有效,劈打过程中及时进行淘渣,同时补充新鲜泥浆,冲击钻施工至要求的深度后停止钻进。
基岩面由四方共同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决定基岩面高程,保存入岩岩芯和终孔岩芯,并分类编号保存备查。
槽孔质量控制:槽壁平整垂直、无梅花孔、小墙;孔位偏差不大于30mm;孔斜率不大于4‰,孤石和基岩陡坡控制在6‰以内;入岩深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悬吊钻头测斜法测量孔斜和孔底偏差。
清孔换浆采用抽桶出渣法,清孔换浆结束后1h,对换浆情况进行检测。合格标准为:孔底淤积厚度不大于10cm,槽孔内泥浆密度不大于1.30g/cm3,漏斗粘度不大于30s,含砂量不大于10%,孔底淤积厚度采用测针和测饼配合测量的方法确定,一、二期槽接头孔,用钢丝刷钻头对槽壁刷洗,上下刷洗不少于50次,合格标准是:刷子钻头上基本不带泥屑,孔底淤积不再增加,保证一、二期槽混凝土结合紧密。
4防渗墙混凝土浇筑
防渗墙混凝土为掺加膨润土的塑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5W4,由于强度低,因此掺加粉煤灰,混凝土坍落度180mm~220mm。
混凝土浇筑采用直升导管法,导管为φ200mm无缝钢管加工,共配备三套导管,7m长槽孔下设三套导管,顶节导管上为承料漏斗,导管采用吊车提升,下设后导管底口距槽底150~250mm,导管上口采用导管夹和井架固定。
混凝土浇筑通过储料平台下料,储料平台的最小容量满足首次下料要求,储料平台放置于钻机平台处,通过溜槽向导管内输送混凝土,混凝土采用JS500拌和站生产,翻斗车运输,在坝顶对应槽孔位置设置溜槽,混凝土料通过溜槽卸至储料平台内。
混凝土开浇时采用顶塞法,浇筑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埋深1~6m,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混凝土面均匀上升,各处高差不大于50cm, 30min测量一次槽内混凝土面深度,每2h测量一次导管内混凝土面深度,及时绘制混凝土浇筑指示图。
当混凝土浇筑快要浇出泥浆面时,提高浇筑速度,距泥浆面2m以内时,强化排浆工作,采用泥浆泵排空上层泥浆来降低混凝土冲击力,浇完后的混凝土面高出设计高程50cm。
5接头管拔管
本工程墙段连接采用接头管,在浇筑过程中每半小时微动接头管以防止筑死,浇完后拔管前每隔1小时转动一次,采用人工转动,必要时以吊车配合上下微动,同时必须观察槽内混凝土状态。拔管时间为混凝土初凝前,本工程为混凝土开浇后10~12h,采用吊车起拔,拔管过程中,及时向孔内注入泥浆,并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发现异常立即停止,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结语
于家寨水库防渗墙工程从开始到完成仅用2个月时间,进展比较顺利,对混凝土的抗压、抗渗和弹模检查均符合要求,工程运行后截渗效果明显,为同类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