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提供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发表期刊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体育中心多用途设计策略

作者: 中文核心期刊2020-09-12阅读:文章来源: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公共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中心是城市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的多用途设计是现代体育中心设计的主要方向。文章从选址、定位、赛后利用、绿色节能需求四个方面阐述了多用途体育中心的设计策略,希望为体育中心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体育中心多用途设计策略

  关键词:体育中心;多用途;设计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的意识也逐渐加强。在此背景下,对体育中心的需求从大城市逐渐蔓延到各中小城市,并且从单一的用途发展为多用途的设计。因此,中小城市的体育建筑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因为中小城市在规模以及经济发展上无法与大城市比拟,所以体育建筑的发展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设计出科学的、适合城市发展的多用途体育中心成为现代城市的需求。

  1选址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体育中心的设计首先要在选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体育中心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运营以及功能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甚至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界首市为了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投资9亿建设体育中心作为城市新区形象的塑造体,通过体育中心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其周边土地的价值,而且加快了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真正实现了体育公共建筑与城市建设的双向互动发展。由此可见,体育中心的正确选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定位满足竞技体育发展需求

  2.1明确的设计定位

  多用途体育中心的设计要结合城市特色以及地域文化背景,以体育建筑为中心,创造出多维空间的城市发展画面,并且要根据体育中心周围的景观资源,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布局结构。主要目的是通过多用途体育中心的设计打造形象的“城市地标”,以此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2.2明确的功能定位

  体育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体育竞技需求。一般而言,竞技型体育场的运动场地只占到总体建筑面积的30%左右,但是举行竞技比赛时,观众的数量巨大,需要的空间相对也比较大。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心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如界首市体育场在进行运动场地设计时,将其设计为地上三层(局部夹层),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总建筑面积达到30000m2,观众席座位多达16000个。体育中心的基本功能区域主要在体育场的一层,并且每个功能区域都包含自己独立的出入口,这样就为多种使用可能性提供了基础。因此,多用途体育中心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多用途的功能。

  3赛后利用满足全民健身发展需求

  3.1体育中心街区化

  大多数体育中心用来举办大型赛事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进行体育中心设计时,要从长期运营的角度考虑,采用集中与分散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对体育中心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将体育中心的大范围空间分化成多个小范围的街区环境,这样更有利于体育中心长期的运营发展。这就需要在设计时采用合适的建筑技术,来控制建筑使用周期的成本管理。合理地将公益性与经营性充分结合,发挥体育中心的多用途功能。在体育中心设计时,综合考虑到街区特色的商业、休闲、培训、教育等并与体育中心的功能相结合,打造全新的多用途体育中心。由此可见,将体育中心街区化会是赛后利用的较优选择。

  3.2设置全民健身中心

  多用途体育中心的设计还要考虑到全民健身的作用。因此,要从面向全民开放的长远角度出发,对体育中心全民健身活动的功能进行合理的设计。全民健身中心的设计通常涵盖游泳池、棋类、健身、运动区和后勤区等,可以根据体育中心的整体布局对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进行合理的规划。如界首市体育中心在设计全民健身中心时,在体育公园的南侧设计了室外泳池,东侧设置可供健身、运动的室外场地,这样就以体育建筑为中心形成了供周边居民和学校使用的体育组团。

  4充分利用绿色节能技术满足低碳经济发展需求

  体育中心场馆对城市建筑来说属于耗能较大的公共建筑,所以在设计多用途体育中心时,要充分利用绿色节能技术,来降低体育中心使用时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体育中心在设计时要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势,最大限度减小挖填土方差,依据原有的地势条件设计场地的道路和斜坡,这样就能高效利用原有的地势条件,减少资源的浪费。另外在体育中心建筑材料的选取上也要依据绿色环保的标准,在满足建筑造型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坚持绿色、经济的设计原则。比如在设计时体育场可以采用折板型的钢桁架结构形式,体育馆屋面造型由折板形屋面组成,全民健身中心采用平面桁架、张弦梁等结构方案。先进行孔洞预留的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埋,避免重复装修的材料浪费和垃圾;采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降低污染且性能良好。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多用途的体育中心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设施。多用途体育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能为周边居民带来生活的便利。因此,对多用途体育中心进行设计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佟秋旭,张向宁,朱莹.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城市体育中心设计探索:以长沙市全民体育健身中心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2):191-192.

  [2]汪奋强,叶伟康,孙一民,等.适宜技术与理性营建:江门市滨江体育中心设计回顾[J].建筑学报,2019(5):43-47.

  [3]刘高旺.浅谈山地体育场馆设计:泉州聚龙小镇体育中心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18(4):56-57.

  作者:徐骁腾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