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篇水利行业工作核心论文阐述了水利工程布置特点,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措施的选择方法和优劣,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布置的复杂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推荐期刊:《黑龙江水利科技》(月刊)创刊于1973年,由黑龙江省水利学会;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科技信息中心站主办。本刊成为交流水利勘测、规划设计、科研、水文、水资源、城市(镇)供排水、工程管理网络信息等新技术、新信息、新经验的重要园地,为宣传、培养水利、市政给排水、工民建等优秀科技人才提供阵地,为繁荣水利科技,振兴水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施工布置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作业场地布置的复杂性。施工场区原有的地质、地形、水文等条件对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布置影响很大。因而,对于施工过程中砂石混凝土和风水电供应系统等的布局要合理,其方案既要经济安全、可靠合理, 又要有利于施工生产的组织和管理。
一、水利工程布置特点
(一)布置的不确定性。进行布置方案选择时,要依据工程基本资料,遵循一定设计步骤。在制定工程布置方案时,常会受到设计深度的制约。一些不确定性的自然、社会因素,也会导致方案最后抉择过程中的重重困难。
(二)布置的复杂性。大多数水利枢纽工程修建于高山峡谷之中,施工场地布置局限性很大。确定布置方案时,一定要对水利工程的布置与组织设置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交通及经济社会的基本状况、 自然条件等,充分认识这些基本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以及给施工布置带来的复杂变化。
(三)布置的经济动态性。进行布置方案选择时,不但要综合考虑主体建筑物布置的要求、对企业建筑的影响,还要考虑辅助企业对经济规划和发展的影响,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布置方案既要将施工特点充分反映出来,又要对建筑物和辅助企业二者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满足施工生产和工艺要求。
二、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措施的选择
(一)施工场地的布置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涉及设备人员进场、导流工程安置、风水电系统的布置等,最重要的环节是施工前的场地选择。二是主体工程的施工阶段,这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阶段。如何进行施工布置,如何有效地对施工场区的空间组织和平面组织进行统筹规划,是该项水利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二)如果施工场地比较狭窄,且布置难度非常大时,一定要选择符合施工总体布置要求的场地。通常情况下,最好不要将施工场地选择在坝址侧的水库区内。对于松软的基础,要充分考虑浸没影响,杜绝由于考虑不周而致临建工程拆迁。若选择弃渣场作为施工场地,还应重视导流问题的处理、洪水带来的冲刷影响,做好相应的防护设施。在渣料不足的情况下,选择堤坝进行围护时,要妥善处理排水和防洪问题。
(三)实施施工布置方案前,一定要做好各种设施的研究、比对工作,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这是确保制定最佳施工布置方案的必要条件和理论依据。进行施工场地的选择,要根据场地高程、位置和枢纽的布置特点,兼顾征地范围和面积。以交通道路为纽带,结合实际地形条件,选择适合的施工场地。在确定施工场地前,对于各种临时设施的设置,对与规划相关的其他问题的处理,必须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整个施工布置方案成为彼此协调的有机整体。
(四)工程征地方面的局限和困难是影响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对于施工的整体布置,要以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为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保证工程占地的经济合理性,尽最大努力减轻移民安置给工程带来的压力,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而对于工程征地图的绘制,建设单位要根据国家的土地征用法进行,经有关方面审批后方可实施,这样能为移民安置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
(五)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进行工程施工系指抛石,抛填干砌的块石以及混凝土的砌块、浆砌块石与挡墙等。要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充分掌握不同材料的抗冲流速,知道运用什么样的措施选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防护措施布设时,要根据防护边坡的实际土质情况设置反滤层、排水和集水设施。此外,对于严寒地区工程防护措施的选择还应考虑冰冻影响。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施工布置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影响因素多,涉及内容广泛,从而决定了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布置的复杂性。对于布置形式的选择、布置方案的优化,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