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1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道路工程评职范文浅谈高速公路养护的管理与改革

作者: admin2013-06-13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高速公路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随之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也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的养护特点,以及我国现阶段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止到2010年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达到65000万公里。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对公路施工质量作了严格的控制,但是由于通车量的加大以及运行时间的提升,高速公路的承载量不断增加,所以对其的养护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快速、安全、高效的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是当前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工作的新方向。这就需要管理部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不断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寻找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高速公路养护措施。

  一、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1、工作具有强制性。高速公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具有收费的特点,在这种特性的影响下,保证高速公路的良好运行状态以及相关服务工作的完善性,就成为当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疏忽会造成公路寿命减短甚至于影响高速公路人员、车辆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具有法律、法规强制实行的特性。

  2、养护工作范围大、内容广、对象复杂。由于高速公路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公路养护工作也就具有范围大、内容广、对象复杂的特性。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对象除了路面、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之外,还包括公路沿线的电子监控、园林绿化、通信设施以及服务区等建筑电子设施与生活设施。对于这些通信、园林、公路、桥梁等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设计的专业范围较广,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体系。

  3、具有工作高成本、人员高素质的要求。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准高于一般公路标准要求,建设养护材料成本较高、建设工序也较一般公路复杂,在养护过程中工期较长、对现代化设施的依赖性强,还需要完善各类公路配套设施,所以,高速公路的维护工作具有高成本、高科技的工作要求。由于高速公路的养护范围广、养护对象具有全面性,养护工作涉及的专业范围也十分广泛,所以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必要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以及优秀的技术。

  4、养护工作具有专业性、技术先进性要求。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在设备机械化的基础之上需要不断探索、借鉴新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的力量实现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现代化。在先进科技的指导下,探索公路路面高速强效修复、护栏快速更换以及桥梁缝隙修复等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配备现代化检测设备,以适应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长距离、高强度的特点,保证养护维修的及时、高效进行。

  二、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在日常行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增加,传统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高速公路运行环境。

  1、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管理制度落后。当下,我国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仍然采用传统的事业型管制,养护经费的来源是国家的财政拨款。这种传统的计划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现阶段高速公路公司管理的模式,传统养护管理制度的封闭性影响了先进技术、先进经验的引进不利于养护水平的提高。

  2、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不受重视。高速公路建设中,一直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减少养护资金、人力、物力等的投入,不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对高速公路的要求增加,但是资金投入不足,并且主要应用于建设方面,公路养护资金不到位;第二,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绝大部分都是贷款或融资建设,在建成使用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需要承受较大的还贷压力,养护公路得不到充足的资金与科学技术支持;第三,部分由私营企业经营的高速公路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提高,对养护工作进行限制。

  3、缺乏预防性养护措施。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过快,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里程达65000万公里,建设速度远高于国际标准,这反应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过快的建设速度不利于形成完善的养护体系、合理的配套设施,我国至今未出台全面、系统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当下的高速公路养护制度借鉴与一般公路的养护标准,技术水平未达到国际先进标准。从专业角度出发,我国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落后,没有系统的预防养护措施。

  4、养护人员素质能力偏低,养护设备配备不足。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需要高标准的配套设施以及专业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设施配备不足,养护效率与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并且人力资源不足,管理人员较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较差,这最终制约了养护工作的现代化、机械化发展。

  三、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应改革措施

  1、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养护标准。完善的高速公路养护制度有利于提高养护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公路维修保养记录,对道路损坏、维修次数、保养标准等进行及时准确记录,并通过对记录内容的分析、归纳,总结其中规律,尽量做到预防养护,减少养护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的经济效益。

  2、提高养护工作的机械化水平。高速公路的损坏路面、设施必须及时的进行修复,否则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必须及时的对路面进行保养,降低道路损坏率,保证高速公路的良好路况。这就需要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加大机械设施的投入使用量,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防患于未然、技术先进的公路养护队伍,保证日常养护工作的及时性与高效性。在机械配备方面,要加大专业机械的投入量,例如,压路机、摊铺机等,降低非专业机械的资金投入,对非专业机械尽量采用社会租赁、雇佣等形式,这有利于增强养护队伍的专业素质、降低资金投入,提高养护质量。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传统养护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第一,实行养护招标,推动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市场化。进行养护招标,可以促进养护公司间的竞争,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而且全国范围的招标,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养护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增强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养护工作的设计专业范围较广,工作具有艰苦性,所以专业养护人员的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对养护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养护人员的技能与素质有利于养护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第三,健全相关制度法规,实行养护工作法制化。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利于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工作,例如,法国的高速公路经营权通过立法授予混合经济型公司,保证公路的建设、运行、保养工作在国家法规监督下进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

  四、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特点决定了其养护工作的强制性、实效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日益增加,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也尤为重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改进传统的管理制度,变革管理观念,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管理质量,建设一条实行我国国情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兴华.浅谈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C].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2009(09)

  [2]徐仁贵,余华.高速公路养护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8(03)

  [3]曹先霞.浅谈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J].科技信息.2010(08)

  [4]韩景红.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与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03)

相关论文

联系我们

专业专注学术服务 推荐期刊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工作时间:9:00 -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