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意味着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概念是基于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理论模型。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低碳环保论文。
摘要:低碳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尖锐,传统化石燃料日渐贫乏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理念。面对污染日益严重、气候日渐恶劣的城市环境,低碳园林无疑是缓解尖锐气候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通过对低碳理念及其产生背景的剖析,提出了低碳园林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低碳园林;设计
1低碳园林理念产生的背景
20世纪的100年间,地球上的人口增加了4倍,经济规模增加了20倍,能源消耗增加了25倍,结果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费型社会。就我国而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一些高耗能行业迅猛发展,因此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态势。城市中人口众多,温室气体排放量自然增大,怎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低碳理念下的低碳园林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增强园林中的碳汇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
2低碳园林的设计原则
2.1选择低养护成本材料
选材时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在植物方面,最好选择兼具美观性、生态性、粗放管理、抗性强等特点。在其他建造材料中应注意其低耗能、运行周期长等特点。在建造园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园林设施的拆除问题。园林设施物应具有易拆除、不易污染、可重新利用等特点。
2.2选择碳友好材料
园林材料的碳成本包括其运输、运用、管理、养护等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和能源的消耗等。低碳成本的选用,为低碳园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降低园林施工的碳排放
园林设计时,选择在有可能减少机械作业的场所设计园林景观,就会有效减少上述问题,从而降低园林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并减少大型机械作业对土壤和植物本身的危害。减少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2.4选择清洁的施工能源
在园林施工中,尽量避免高污染的能源,多选用清洁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作为动力材料。
2.5注意园林维护管理的低碳性
乔木类的植物尽量使其自然生长而不修剪,或需要较少的维护管理。灌木类植物要多选用长势紧凑、不易生病、耐践踏、抗性强、观赏价值高等特点的树种,便于粗放式管理。
2.6合理处理废弃物
如落叶、污水等可以在园林内设置小型的回收处理再利用设施,使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园林提供循环能量,形成小区域的自我修复性生态系统。
2.7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园林的“生命周期”指园林从建成使用日起到园林被重新改造或拆除的整个过程时期段。许多景观设计师在园林的营造中大多只考虑眼前或是近5年内园林的可观赏性。以致大多园林的“生命周期”较短。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降低成本。
3低碳理念在植物选材方面的应用
3.1依据乡土树种优选方式进行选择
选择植物要多考虑应用本地树种,因为本地的植物树种更能适应当地的生态气候、其更能生存,避免过高的死亡率,而且使用乡土植物树种还有利于降低园林建设的经济费用,降低选用外地树种而产生的一系列能源消耗,而且也增加了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选用外地植物树种不仅增加运输成本,而且还可能因为水土不服等引起植物的死亡。
3.2依照植物树形的大小合理配置
园林城市植物搭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景观形象和功能发挥,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搭配时,一定要注重植物形状的配比,通过不同树形的合理搭配实现园林植物景观的层次感,比如乔木和灌木的合理配置就能构成空间丰富的层次效果。
3.3选择植物时要考虑经济成本因素
为了凸显城市园林景观的独特性,很多城市选择特型树作为园林景观的标准,虽然此种树形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其生态效应并不明显,尤其是价格昂贵、生长周期慢、死亡率高的缺陷造成付出的经济成本要高,因此在选择特性植物树种时,可采取多棵造型优美的小乔树植物代替,既可以实现美化作用,也可以避免支付过高的经济费用。
4小结
通过分析低碳园林建造中的主要理念及其作用,指出现代园林设计建造中,不但要满足人们对园林的观赏休憩功能,同时还需要积极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园林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施工、管理维护、后期处理)中,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始终以低碳为主导思想,使其符合低碳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展思辉,袁杰,于宏兵,等.低碳经济走进中国[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
2王贞,万敏.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中国园林,2010(6)
阅读期刊: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始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民服务是其一贯的办刊宗旨。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介绍实用技术,刊载专家学者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传递市场信息,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服务。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