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讯26岁的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李悦,曾经缔造了一个记载:10月8日,他在大学[微博]举办了一场“高级古琴师认证音乐会”,这意味着他走完了“中国高级古琴师”认证的所有流程,进入资历公示阶段,成为国内加入这项认证测验的“第一人”。
1987年出生的李悦,将于2014年硕士结业。他的硕士结业论文的选题也与古琴相关,研究“蔡邕的诗与琴”。但他从未进入音乐院校。目前,他已是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理事。
李悦的父亲是天津的古筝名家李松鸣。儿子6岁时,李松鸣便指点他进修古筝。李悦13岁那年,张子盛在天津开设了国内首家职业琴馆。他被父亲送去张子盛。
跟良多自幼接触艺术的孩子一样,李悦少年光阴大部门也是在练琴中渡过的。为了学琴,他没少挨骂,也曾很抵触学琴。但他的渐入佳境,学琴的乐趣越来越浓。他多次获得过专业项,此中包罗2012年度中国(国际)民族器乐角逐古琴金。
高考那年,考虑到古琴对琴师的文化积淀要求较高,李悦没有选择艺术院校,而是报考了南开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进修,让他对古琴的神韵有了更深刻的体味,对他的琴艺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古诗、古琴,都能静心、修身。”他感觉,本人高考时作出了准确的决定。
他还测验考试将古琴谱拾掇成现代谱,古琴谱只要音符,但音符弹奏的长短、 轻重和弹奏过程中的感情,都需要拾掇者按照汗青现实来体味和。本年,他拾掇完了一首明代的古琴曲《风雷》。这是一个讲述周公东征被,途中风雷骤响的故事。
李悦说,古琴曲是传播了上千年的音乐,虽然传承下来有记录的古琴谱号称有3000首,但此刻人们能看到的也就几百首,而能听到的也就几十首罢了。《高山》、《流水》、《广陵散》人们耳熟能详,但更多的古琴曲却并不为人所熟悉。他但愿将更多的古琴谱拾掇成现代曲谱,以供人们吹奏赏析。
除了拾掇现存的古琴乐谱,李悦还筹算给古琴融入更多的立异元素。本科结业后,他曾被南开大学派往新疆阿勒泰地域支教一年。那一年,他跟从阿勒泰市艺术团的批示巴合提·波利马斯,从零起头进修冬不拉。支教的一年里,他除了备课、讲课、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根基都在练琴。回到天津后,他以至开了一个冬不拉。此后,他打算将冬不拉音乐、俄罗斯音乐和古琴的一些音乐元素融合起来,对琴曲进行立异。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