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华夏三农网记者曹国宏通信员刘海波
8月7日,南阳市宛城区清丰岭移民新村的气候风凉了不少。虽说村名还叫清丰岭,但岭岭沟沟已没有了,见到的是平展的道、划一的民居和旱能浇涝能排的庄稼地。还未进村,就从村里传来愉快的歌声,走近一看,是清丰岭女子健身跳舞队正在排演节目。
“由于南水北调,我们从淅川县大石桥乡搬来这里曾经3年了。刚来时对四周不熟悉,也是为了自娱自乐,村里的艺术人才就自觉组织了这个跳舞队。”跳舞队队员王菊花说。
王菊花本年40岁,在附近村的幼儿园讲授。工作闲暇就和村里的姐妹排演跳舞。她此刻曾经能跳《中华全家福》、《绿旋风》等10多首歌曲了。此刻跳舞队每晚有一个半小时的表演,曾经成长到几十人,表演步队在不竭强大,不只本村,邻村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插手进来。王菊花不只本人跳,还当教员教邻村的姐妹跳。“虽说是村民本人组织的跳舞队,但在方才过去的红泥湾镇‘庆七一迎通水暨移民迁安四周年文艺表演’上,我们还获了呢!”王菊花骄傲地说。
看着跳舞队表演和四周旁观的群众,清丰岭村老支书马国祥陷入了沉思:本来的清丰岭村分离在淅川县大石桥乡4.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村里有山有河有平地,村民住得分离,组与组之间最远相距3公里,经济和文化扶植都掉队。自2011年6月19日搬家过来后,清丰岭移民新村的5个村民小组226户852位村民全数集中住在108亩的地盘上,并具有耕地928亩。有了这些前提,村民想干、能干的工作多了,干劲也足了。
汇金膨化系列食物厂、鑫盈超市、东佳牧业现代化养猪场、生态蔬菜大棚等一批项目在清丰岭移民新村子地生根,“门前就业”对清丰岭人已胡想成真。文化广场、图书室、室、体育健身场、老年休闲办事室都配备了。村里还成立了议事会、监事会、民事调整委员会,集中处理村里的事务,社会化办理愈加成熟。
“村民自觉成立了舞龙舞狮队、篮球队、跳舞队、表演队,2011年春节,全村5个出产小组举办了一天的篮球角逐、两天的文艺节目表演。搬来后,村里的经济和文化起头飞速成长,村民的幸福感也提拔了。”说起清丰岭这几年的变化,马支书不无感伤,“活跃的经济和文艺勾当,让我们村具有了很高的出名度,吸引了四周村的村民到我村塾跳舞、看表演、打篮球。清丰岭移民村成了红泥湾镇区域内的活跃核心,移民也真正融入到了本地的出产糊口中。”
64岁的杜国涛和69岁李国富两位白叟,谈起村里的变化很冲动:“本年,以前可是望天收,可此刻有34眼机井作保障,村里900多亩庄稼丰收无望。我们活了这么大岁数,总算赶上了好时候。”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