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职称制度存在太多的漏洞,改革已经成为了是在必行的职责。但是广大基层教师心目中到底希望的改革是怎样的,我们通过一些教师的咨询和了解(这里插播一句希望广大评职称人员多于我们的在线工作人员交流,留下您宝贵的意见,才能使得我们更好的服务大家)大致总结了一下,分为四个方面,待我为大家一一道来。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名额限制不公据一个中学老师了解到他们乡镇在2012年之前,没有一个中学一级教师的聘任名额,虽然在2012年之后评一级教师的人数逐年增加,名额也有所提升但是可怜的就有10个名额,评定压力何其之大。名额太少严重的制约了大家。相反的是同样身为老师,高中老师的名额相对多了一些,有些青年教师都可以评定高级职称了,而这些乡镇中小学教师任劳任怨工作几十年,可能最后连一个中级职称都评定不上,多让人寒心啊。对于这种不公的问题值得我们的关注,应该提高对中小学职称名额的数量。让我们的老师都能在提高教学素养的同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公平对待别让我们的教师母亲寒心。
评聘合一,加强制度的统一经咨询发现很多老师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职称评上了,但是聘不上。有的老师说六七年就评上了一级教师,到现在倒霉聘上。更别提一级教师的工资待遇了。既然评上了,也就是说肯定了我们这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为什么不能评聘合一呢?兑现职称的老师和没有兑现的老师工资待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但是工作方面的量度。却可能是截然相反的。一个老师是这样说的,他比他的一个同学做的工作量要大的多,但是工资待遇却相差很多,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同学兑现了职称待遇,而他没有。不公的待遇怎能让我们的老师能安心教学呢,没有基础的保证,相信教学质量也不会有一个长远的提升。
请把待遇职称分开看成绩说话“干得多的,不如职称高干得少的拿钱多,导致许多人心里不平衡,不能全心全意去教学;职称高的,不一定是教学好的,也不一定是尽心教的。同工不同酬,挫伤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济南某小学教师王龙说,“教育是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大家都在为职称绞尽脑汁,谁还有心思静下心来教学啊!“如果评聘分开,评上后工资不和职称挂钩,而是和每年的实际教学工作挂钩,实行阳光工资,才能促使教师始终努力教学。”董丽说。职称工资待遇缩减差距,进行公平的晋升制度“职称工资比例太大,同工不同酬,多干的不如少干的,教师的心思不在教育教学上,天天想着评聘职称的事。”一位初中教师说。“希望职称评聘依据以教龄为主,够一定年限的,晋升一级。如果确实想体现优秀教师的,还可以凭表彰、荣誉等额外加分,提前晋升,让老师把大量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一位教师建议。应根据教师的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实行职称自然晋升制度,同时,缩小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教师的工资待遇差距,真正落实绩效工资,加大绩效工资差距,真正实现评聘合一。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