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高新科技也在公路交通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应用,路桥建设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深入阐述对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问题,项目管理
引言
路桥施工主要指的是一种从事桥梁、公路施工生产的特殊性建筑施工,它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大工程建设,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同时在路桥工程建设中也是一个最主要的环节。人们的出行与安全和路桥施工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的路桥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这都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将这些问题逐步的改进与消除,以保证工程顺利、安全的进行。
1.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1信息传递沟通问题
在路桥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需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如项目经理向技术科发出进度、质量要求、指令,技术科向合同预算科抄送技术方案等。纵向沟通(上、下级沟通)。因个人的理解偏差、着重程度不同、过程延误等而形成信息漏斗,造成信息在流通过程中失真。如技术科向劳务分包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时常常与初衷存在偏差;而横向沟通也因部门之间专业水平、组织性壁垒的存在等而缺乏信息通道。
1.2效率问题
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而现在很多路桥企业吃“大锅饭”的现象仍然严重,工资拉不开档次,绩效工资常停留在形式上,人情关、派系、争斗仍然存在,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织的效率,弱化项目经理部实现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等的能力。究其原因,由于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调配机制的缺失,从而导致了效率问题。
1.3团队建设问题
形成合适的团队机制,建立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创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班子的成员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团队建设得好,可以形成整体力量的汇聚和放大效应,否则,就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甚至造成力量相互抵消的“窝里斗”局面。应努力将个人目标同组织目标、个人目标同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实现组织最大限度的协同。
2.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的影响因素
2.1 工程任务工程特点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工程范围广、项目规模大、结构复杂的路桥项目,需要设立较大的职能部门,配备较多的人员,分工较细;如果路桥项目中路基工程较多,则需配备较多的路基工程师;小型、技术难度低、的路桥项目,则不需设立较多的职能部门,只设立职能人员即可;专业性强的路桥项目,如隧道工程,则需要根据其结构特征,施工复杂程度等设立一些专门的施工或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外部环境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设计,具体包括在对职位和部门。
2.2 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对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影响很广,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2.21集权与分权。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高,管理知识全面,经验丰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则管理权力可较多地下放否则,则权力应多集中一些;
2.22管理幅度,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领导经验、组织能力较强,管理幅度就可以大些,反之,应缩小管理幅度,按照精简与效率的原则组织精干高效的组织;
2.23定编人数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高,一人可兼多职,可减少编制,提高效率;若人员素质较低,则需将复杂的工作分解由多人来完成。
2.3 项目经理的经验和管理风格
项目经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组织项目的施工管理活动,处于项目管理组织的核心地位,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起领导、管理、协调、决策、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他的经验和管理风格,对项目管理组织的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工作流程等制度设计及下属管理人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组织目标的实现。
3.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3.1 主要部门的设置
根据路桥施工项目管理实践经验,项目经理部一般下设合同预算、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监控管理、测量试验、办公室等几个部门,包括项目管理所必需的预算、成本、合同、技术、施工质量、安全、场所、机械、材料、档案、后勤等多种职能。
3.2 工区设置
工区的设置是根据工程任务及工程工项目一般是线性结构物,施工地点分散,若路桥施工项目任务单一,则不需设置工区;如单纯的路面工程合同段,一般不需要设置工区,若路桥施工项目任务繁多、工程特点突出、分界点明显,则一个项目往往要分成几个区段施工,设置工区时,可按施工区段配备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人员在施工区段的流动,提高工时利用率。
3.3 职能部门与工区的匹配模式
按照路桥项目的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及其特点,职工素质、项目经理管理风格等因素,工区与职能部门的配备情况不同,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组织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
(1)模式框架设置具有预算、成本、合同、技术、施工等相关职能的工程科、质检科、合同管理科、机务科、材料科、财务科、综合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工区与职能部门并列布置,接受职能部门的指导,工区纯粹是一个施工生产单位,工区内再按项目的复杂程度及特点设置不同的施工队伍。
(2)特点。在这种组织模式中,职能部门将所有具有与特定活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人安排在一起,如在工程科中,所有与施工和技术有关的工程师都安排在其中,从而为组织提供了纵深的知识链,当深度技能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或者当组织需要通过纵向层级链进行控制和协调,以及当效率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时,这种模式是最佳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职能部门内部的效率最大化,工区作为施工生产单位,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施工生产。
(3)适应情况、当工期稍长、项目任务不太复杂、人员素质、稍低、项目经理的管理风格倾向于集权时,管理幅度宜小些,此时,可按第一种模式组织路桥施工项目管理。
(4)衍生模式。当需要加强跨部门的协调,提高组织生产的。快速反应能力时,一个解决方法就是由项目副经理兼任工区长,同时将工程科、质检科的职能调到各工区。
第二种模式:
(1)模式框架。在这种组织模式中,设立带职能部门的工区,工区下按项目复杂程度和特点设立专业施工队伍,工区不仅仅负责施工生产,项目经理部的一些职能部门也并入工区,成为一个类似事业部式的组织模式,项目经理下的职能部门设合同管理及财务部门,对整个项目的资金计划、调度、合同管理、预算控制等作统一安排,其他的职能部门并入工区,在这种模式中,工区类似于小项目经理部,要求工区长的素质很高,一般由项目副经理兼任工区长。
(2)特点。在这种组织模式中,跨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有很好的效果,实现了跨职能的高度协调。当组织通过传统的纵向层级链不再得到合适的控制,或者需要组织快速适应外部环境需要突击任务。项目经理倾向于分权方式时,这种组织模式就非常适用这种模式使项目经理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项目经理。可将部分精力集中于公司的工作,同时使工区内部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3)适应情况,当工程任务重、工期短、环境复杂,人员素较高,项目经理倾向于分权的管理风格或需要兼顾其他项目时,可按第二种组织模式组织路桥施工项目管理,由于将大部分职能部门合并到工区内部,工区内的沟通及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工区有一定的自主权,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由于项目经理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参考文献
[1]梁文豪.混凝土常见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2]甄玉军,张艳丽.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
[3]余明林.论桥梁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