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已经普及,其施工工艺和方法已日趋成熟。其质量将影响路面的行车速度、安全、舒适性及使用寿命,因此在水稳施工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路面的施工质量。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半刚性路面,根据施工方法主要有路拌法和集中场拌法两种。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为集中场拌,现就场拌法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简述如下。
关键词: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准备工作
(1)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平整度及压实度、横坡、弯沉、宽度、高程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路基或垫层表面无松散及坑槽现象。中线已恢复,水稳高程基准线已测量就绪。
(2)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应保证施工进行。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作为结合料,但应选用初凝时间 3 h 以上终凝时间 6 h 以上的水泥,并分批分开存放和检测; 施工用水宜选用洁净的可饮用水源,含盐量须符合要求; 砂石料应按规格产地等分开堆放,避免掺杂从而影响配合比,砂石料的压碎值、粒径、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应已进场,能够满足施工进度需要。拌和设备选址应根据路段长短合理选择,使运输时能够尽快拉运至施工现场。摊铺及碾压设备、运输车辆、施工人员应满足施工需要。
(4)合理组织施工计划。根据流水作业的基本原则,按照工期要求、工作面情况、工程结构等制定施工方案。如厚度超过 30 cm,则应分层摊铺。分层摊铺时应控制好摊铺段落长度,下层摊铺 150 ~ 200 m 时碾压后应及时摊铺上层。宽度超过 10 m 时应考虑采用 2 台摊铺机并行摊铺。
2.水稳的施工与质量保证要点
(1)水稳拌和: 正式拌和前必须先调试所有场拌设备,使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要求。水稳拌和时应根据配合比控制各种集料的用量,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含水量应根据施工距离及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 1%以内。水稳拌和应连续,拌和后混合料应均匀,色差一致,无离析及干湿料搅拌不匀现象。
(2)水稳运输: 水稳混合料的运输,应根据运料里程、运料车厢体积、摊铺速度及运料路况决定运输车辆数量,以保证水稳料在初凝时间内摊铺碾压完毕。运输车辆应采用大吨位翻斗运输车,运输时应覆盖篷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或被雨淋,影响水稳料质量。到达摊铺地点后应由专人指挥卸料,严禁急停急走,车辆后轮应与摊铺机保持一定距离,由摊铺机向前运动时柔和接触,避免车辆倒车时对摊铺机撞击,造成摊铺机损坏及摊铺不平整。
(3)水稳摊铺: 摊铺前应根据试验段数据调整好摊铺机的仰角、摊铺厚度、摊铺的高程及横坡。摊铺前应对底基层适量补洒底水,加强水稳层与路基的连接。如底基层有松散坑槽应及时采取压路机复压、人工清扫或洒布水泥灰等措施进行处理。摊铺前需洒石灰或用施工线确定摊铺行走线,摊铺行走线应直顺平滑,保证摊铺的宽度。摊铺时应匀速行驶尽量连续摊铺以保证平整度,如摊铺间隔时间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提机碾压后再接缝摊铺。2 台摊铺机并行摊铺时夯锤振幅应保持一致。摊铺后 2 台摊铺机摊铺面应保持同一个横坡且无错台,避免出现路中接缝变坡造成多路拱。如分层摊铺则应在水泥终凝前摊铺上层,根据现场情况应补洒结合水或水泥浆,避免两层水稳连接不稳,造成钻芯时出现分层脱离。如两层不能同时摊铺,则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生7 d后方可铺筑。铺筑前应在第一层顶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超粒径集料应在摊铺时及时人工捡除并回填。2 台摊铺机每天摊铺结束时,横向摊铺接缝应尽量平齐,不宜错开太远。纵向接缝一般采用方木固定,方木厚度应与水稳压实厚度一样,宽度以 15 ~30 cm 为宜,长度不超过 3 m 以方便人工搬运,方木沿摊铺方向摆放使用 2 ~ 3 根钢钎固定。碾压完成后可反复利用为原则。摊铺接缝应人工进行整平找补。切缝应直顺整齐并垂直路面,次日摊铺时可沿接缝浇洒适量水泥浆,确保连接稳固。上下层纵缝应错开不小于30 cm的距离。雨天不得进行水稳的摊铺工作,降雨后应及时排除路基内的积水,以保证摊铺水稳时不出现翻浆软弹等病害。下雨天及日最低气温降到 5 ℃以下时水稳不得施工。每日应如实填写水稳摊铺记录。
(4)水稳碾压: 压路机应根据摊铺厚度及摊铺速度决定其型号及数量。一般选用 12 t 以上单光轮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内后外、先低后高、先慢后快的原则匀速碾压,碾压速度不宜超过 3.5 km/h。不得在水稳碾压时急停急转,对路面造成轮迹,影响平整度。碾压应压实到边,接缝可采用斜向 45°或沿接缝方向碾压,以保持接缝的平整及密实。压路机碾压时轮迹应重叠不小于 50 cm,可采用初压→小震→大震→小震→收光的工艺,震动遍数根据实验段数据确定,压实度应不小于 98%。碾压应紧跟摊铺机及时碾压,以防止水稳料水分散失,保证结构层在合适的含水量下成型。当水稳出现软弹、翻浆等情况时应视情况采用掺拌或挖除换填,避免碾压时出现严重的轮迹及留下质量隐患。碾压时应避免压路机粘轮,须专人清除或绑扎钢丝绳起到刮轮器的作用。碾压后水稳表面应平整无骨料集中及坑槽现象,如出现离析或坑槽应及时人工找补。当摊铺时发生降雨应尽快摊铺碾压并停止出料,防止雨水进入水稳集料中影响水稳料的含水量。碾压后水稳表面不得有大量浮浆出现,使集料中水泥及细集料聚在水稳表面,影响水稳强度,必要时应挖除重铺。
(5)水稳的养生: 由于水稳中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易使水稳收缩产生裂纹,因此需对水稳进行养生,一般采用养生布覆盖,水车洒水养生。洒水应均匀,表面保持潮湿,养生期不小于 7 d。每段水稳在碾压合格后应立即封闭交通禁止重型车辆行驶并覆盖养生。
3.水稳基层的检测
水稳实测指标包括厚度、压实度、高程、横坡、宽度、平整度、弯沉等。水稳厚度是保障弯沉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摊铺时应控制好摊铺的虚铺厚度,确保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厚度检测除现场实时抽查外,养护到期后还可钻芯取样检查。压实度检测应在摊铺碾压完成后立即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不合格应立即找出原因,采取补压等措施,必要时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摊铺后质量不合格而返工。高程及横坡控制宜在摊铺前采取钢丝挂线的方法控制,弦高应控制在 10 ~20 cm 左右为宜。虚铺应根据试验段数据来定。在碾压完成后应立即抽取检测高程及横坡,可采用调整虚铺厚度的方法改正。宽度、平整度在摊铺时应随时跟踪检查,采用人工找补或初压后用平地机找平。养护到期后检测弯沉,当不合格时应挖除不合格段落重新摊铺。
参考文献:
[1] 周勇,刘宇.浅议水稳厂拌式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控制方法[J].混凝土,2010,(12):141-144.DOI:10.3969/j.issn.1002-3550.2010.12.045.
[2] 陈忠燕.水泥稳定砂砾基层34cm厚一次摊铺成型施工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0):191-193.
[3] 陈玉成.浅谈高速公路路面水稳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2008,(19):105-106.
[4] 杨兵,谢建明,张合川等.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基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03,(2):10-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