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城市规划评职范文浅析居住区规划原则与要求

作者: admin2013-07-17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居住小区规划理论是一定时期内小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小区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建设小区和管理小区的依据。规划设计,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规划对象谋取可能条件下地最大利益。因此,要建设好小区,就必须有科学的小区规划理论,并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建设。

  关键字:小区规划,布局,地形

  一、居住小区规划原则

  小区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气候、性质、传统风貌等因素以及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植被、道路、构筑物等;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居住小区是小区居民居住和日常活动的区域,是小区镇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小区详细规划是指对居住小区的空间布局、住宅建筑布置、道路交通、生活服务设施、绿化和游憩场地等进行综合的统筹安排。

  (1)小区的选址及建设规划和环境建设,均必须符合该小区镇区建设规划要求,同时还必须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2)小区规划、住宅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建设标准、用地条件、日照间距、公共绿地、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的合理确定。

  (3)小区的配建设施的项目与规模要与该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又要结合建筑设施的总面积,统一分配,灵活运用。

  (4)小区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和建筑形态应注意体现民族风情、传统习俗和地方特色,还要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保留的有价值的历史名胜等规划要素。

  三、居住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

  小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

  小区是居民生活和部分工作的地方,人们每天在小区里的时间占一天的一大部分,因此,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就成为小区规划的最基本的要求。满足居民对小区的使用要求是多方面的,如考虑到本地气候特点和为适应家庭人口的不同构成,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为满足居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和布置方式;合理的组织居民户外活动和休息场地,布置绿地和小区内外交通等。根据居民的多样性,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以及不同爱好,其生活活动的内容也有所差异,因此,不同的生活活动,必然对小区规划提出一些不同的要求,一定要加以重视,认真研究。

  2.采光要求

  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中包括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室内卫生要求,也包括室外和小区周围的环境卫生情况,要求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条件。因此,在建筑布置上,除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从卫生要求出发,充分利用日照和防止阳光强烈照射,组织小区的自然通风,为小区创造更好的条件。

  青岛市四方居住小区的规划在日照和采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该小区群体布局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通风、天然采光、防视线干扰、消防和管道埋设等诸因素。住宅单体尽量平行等高线布置,并要争取良好的朝向,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3.安全要求

  安全环境来自于有效的小区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安全环境包括心理安全、生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居住环境不但要保证居民的正常安全,还要考虑特殊发生特殊情况的安全。

  加强防盗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住宅设计和施工要增加防盗门、防盗锁、防护墙和报警装置等安全措施,还要有值班室和值班人员。

  在地震区,小区的规划必须考虑抗震。道路应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并布置在房屋倒塌范围之外,考虑安全疏散场地及消防通道。在建筑结构上应保证在地震时不倒塌,房屋体形一般应平直简洁,层数不宜太高。

  合理组织小区交通网络是保证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支网,是它的延伸,但不能向城市道路那样四通八达而使小区的交通环境混乱交错,造成居民心里压抑不安。因此,小区用地应有合理的规划布局,道路应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可设计成曲折形、弧形、风车型道路线型,使驶入的车辆被迫降低速度,达到安全和安静的目的。

  4.经济要求

  节约用地、降低造价,是小区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区各项建设内容中,住宅建筑面积最大,建设投资大,占用土地也较多。因此,在小区规划时就要按照建设条件和经济要求,拟定住宅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选择和设计适用的住宅类型,并结合用地情况,确定合适的公共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合理规模和布局,拟定合适的建筑标准,使其经营合理,使用方便,充分发挥作用。

  四、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

  1.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小区公共建筑的配套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根据不同公共建筑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和使用,减少干扰。

  2.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骤

  基层公共建筑和居民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些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定要齐全,并和住宅同步使用,否则就会造成居民生活的不方便,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在首先配置基层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到一定规模时,再建造公共建筑,规划预留用地,分期建造,逐步实现。

  五、居住小区道路的规划布置

  小区的道路不仅要满足小区内部功能的要求,而且还要与城市总体取得有机的联系,小区内部道路的功能 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需要,如上下班、上学、采购商品等,这类活动是小区内最多、最主要的活动,一般以步行或自行车为主。

  2.满足小区内货运交通的需要,如公共服务设施进货、街道第三产业运送原材料、成品等。

  3.满足特殊的、非经常性的交通需要,如供救护、消防和搬运家居等车辆的通行。

  六、绿化规划

  小区景观绿地是小区规划的重要内容,面大量广,与居民关系密切,具有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污染、防止噪声等作用,为居民创造卫生、安静、安全的居住环境。充分考虑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发展的多样性、以植物造景为主题,达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他的杰出代表作“流水别墅”就是强调建筑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结合。赖特认为建筑必须体现自然属性,为自然而创作;日本建筑师柿原正澄设计的“与环境共生的住宅”,加强了建筑物隔热的性能,采用屋顶绿化,提高绿化率。根据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街道、人行道两边,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相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休憩场所。

  小区绿化的标准按每个居民平均占有多少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来衡量,小区内公共绿地的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达到不少于1㎡/人,此外,新建小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宜低于25%。例如,上海市御桥花园民乐苑的规划设计是这样的:民乐苑的规划设计是遵循“以人为本,环境为先”的设计思想进行的它的特点为:尽可能的扩大绿地,在建筑布局方面,充分利用了行列式朝向好、通风畅的优点,以此来活跃空间;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活空间,在信息时代,除了舒适的智能家居之外,还要求居住环境“园林化”让自然成为天然的起居室。

  结束语:面向小康生活的住区。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还要在创建美好物质环境的基础上,努力营造社区的文化氛围,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在居住小区规划上,要侧重对采光效果和绿化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陆可人,欧晓星,房屋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住宅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3.元育岱,住宅建筑设计图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4.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