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企业无论是从建设速度上还是从建设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一些问题的存在仍然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之一便是薪酬管理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绩效的高低。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薪酬体系在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方面的作用,成为企业薪酬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企业薪酬管理中问题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薪酬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薪酬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关切、议论最多的热点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1964)中指出:“对于许多人来说,做好工作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总是希望在取得良好的成绩后获得适当的报酬。如果员工工作出色,但得不到应得的报酬,他的工作干劲就很难鼓起来,并且持久地保持下去。”在经历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还存在着一些管理误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处理好资金积累与员工薪酬分配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企业面对的挑战性课题。尽管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薪酬管理过程中,有些问题仍然存在。
一、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
企业薪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薪酬管理好坏以及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讲,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相应的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因素,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人员进行薪酬管理的标准,尽管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在企业薪酬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企业对于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不够重视,很多企业以职务、职称和工龄来划分薪酬等级,难以真正公平合理的反应员工的贡献,无法起到薪酬的激励作用,导致企业薪酬管理管理问题百出。
第二,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执行力不够。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执行力主要针对的是薪酬管理人员,尽管很多企业建立了薪酬管理体系与制度,但是却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着制度制定得多,落实得少,更多地依赖于上级的命令,不能按规定按制度办事;缺乏对制度执行的有力监督,奖惩不明等因素导致制度的执行力较弱,严重影响着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三,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素质低。薪酬管理人员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关键,实际上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是由管理人员来完成的,但是许多企业在薪酬管理人员招聘以及培训环节存在问题,使得薪酬管理人员呈现出低素质、低水平、低能力的现象。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素质低,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问题。
第四,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建设滞后。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在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薪酬管理配套措施建设滞后,使得企业薪酬管理漏洞百出,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第五,平均主义倾向严重。许多企业在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很严重,很多企业管理者不能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与职工缺乏沟通,不能对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得对员工的业绩进行测评时无量化的标准,完全凭经验,凭主观感觉定报酬,这使得员工的投入和产出之间严重的失衡,造成人为的不公平,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策略探析
第一,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技能
企业薪酬管理人员是企业薪酬管理的关键,毕竟企业薪酬管理工作主要是由薪酬管理人员来进行的,为此,企业应该从招聘到培训环节做好企业薪酬管理人员工作。首先,企业应该做好薪酬管理人员招聘环节,将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招聘到薪酬管理队伍中,保障企业薪酬管理队伍的高品质与高质量。其次,对于招聘进入企业薪酬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企业还应该做好管理与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薪酬管理队伍的监管水平与能力,确保企业薪酬管理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开展,提高企业薪酬管理质量与水平。总之,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技能,是做好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做好其他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增强企业薪酬管理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薪酬风险管理机制
增强企业薪酬管理风险意识是企业做好薪酬管理的第一步。为此,企业高层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薪酬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性,认识到薪酬管理风险防范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企业薪酬管理风险防范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以及更多的企业效益。为此,企业在增强企业薪酬管理风险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坚决抵制薪酬管理短期利益行为,加强企业薪酬风险管理监督预警机制建设。另外,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薪酬风险管理部门,增强薪酬风险管理部门对于薪酬管理风险的监测,提高薪酬管理风险的监测能力与水平。另外,企业还可以实行薪酬管理风险责任制,提高企业薪酬风险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加强薪酬风险管理队伍建设,增强他们的薪酬风险管理知识,提高他们自身薪酬风险管理水平与能力。
第三,加强企业薪酬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对于企业的发展可谓是推波助澜,为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薪酬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应该加大薪酬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研究工作,同时结合薪酬管理的实际,强化企业薪酬管理信息化水平。另外,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对薪酬管理进行监督管理,成立薪酬管理情报监督管理、多方合作的信息系统平台,提高薪酬管理质量控制的水平与能力。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于薪酬管理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定期检查工作,同时对于检查结果进行考核。再次,企业薪酬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企业必须要建立薪酬管理激励以及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薪酬管理的作用。
第四,打破平均主义,建立公平科学的薪酬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公平科学的薪酬制度体系是做好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做好企业薪酬管理的关键和重点。为此,企业应该加大对于薪酬制度体系建设投资力度,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薪酬制度体系建设。在薪酬制度体系建设实际中,企业应该注意薪酬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为了雇用优秀的员工、挽留住优秀的员工以及激励所有的员工。因此,薪酬制度体系建设应该体现出企业内部公平公正以及外部竞争性,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这就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合理地确定企业内部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从根本上解决薪酬对内不公平。并且需要定期进行外部薪酬调查,判断企业的整体薪酬是否远低于行业和地区的薪酬水平。如果薪酬确实远低于外部平均水平,则要进行薪酬调整,以达到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另一方面,将企业薪酬与员工贡献相连接,在制定企业薪酬、报酬制度时根据员工个人努力以及工作结果进行,并对员工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评估,充分体现出企业对于员工的奖励以及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总之,打破平均主义,建立公平科学的薪酬制度体系,是做好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举措。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作为政府拥有和控制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难题并非偶然形成,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彻底解决,既要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变革,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积极胜。如今是人本管理的时代,我国企业必须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使薪酬成为能够有效的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我国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有效工具。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薪酬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应该深入研究自身薪酬管理现状,创新薪酬管理策略,为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苗雨君.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薪酬战略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0(17)
[2]赵学礼,方龙.浅析企业薪酬管理的全面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20)
[3]李辉.浅析国有企业高级管理层薪酬管理[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9(0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