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权威的中英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最新2023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查询,英文论文期刊发表学术咨询服务。
中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环境监测仪器机械设备管理期刊论文发表范文

作者: admin2013-05-16阅读:文章来源:未知

  摘要:本文阐述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在用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以实例说明了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的必要性,指出了核查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管理,检定,校准,核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监测仪器不断增多,传统的实验方法逐步被仪器测量方法所代替,很多监测数据直接通过仪器获得,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计量一般存在种类多、使用频率高、操作专业性强等特点,而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对仪器性能有较高要求,如何根据ISO/IEC17025标准对计量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及管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对仪器规范管理并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是正常开展监测工作的前提。因此,实验室应对监测仪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仪器的管理

  (1)明确人员职责。仪器与人员密切相关,实验室应明确仪器设备保管人、使用人、仪器设备管理员职责。

  (2)监测科室提出设备要求,负责设备的保管、使用、日常校准和维护工作并编制作业指导书。

  (3)设备科室制定购置计划,组织监测设备的选型、验收、建立设备档案,负责设备维修及档案管理;每一台仪器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校准状态。应保存对所进行监测工作有重要意义的每一台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其内容包括:

  a、设备及其软件的标识;

  b、设备名称、生产商、型号、出厂编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

  c、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

  d、设备放置地点;

  e、设备使用说明书(或注明说明书的保存地点);

  f、所有检定、校准、调试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验收标准及下次校准的日期;

  g、迄今所进行维护的记录和今后维护的计划;

  h、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维修记录。

  (4)质管科制定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关键参数或关键值的校准计划,在投入使用之前对设备进行校准或检查以证明其满足实验室规范要求,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符合后由主管领导批准使用。

  (5)设备均有授权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指导书和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人员可随时借阅或持有复印件。

  (6)如果校准产生一系列校正因子,设备管理员应按程序确保其备份得到正确更新,监测人员应对监测结果进行校正。

  (7)应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并有维护程序,如果任一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检定(验证)或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校准、检定(验证)或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实验室还应检查由于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验所造成的影响。

  2 仪器校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法规,在用仪器都应按期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

  (1)凡对检验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和检定(验证)。应制定有关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验证)的周期检定计划。

  (2)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检定及确认的总体计划,以确保实验室的测量可追溯到已有的国家计量标准。标准证书应能证明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并应提供测量结果和有关测量有确定度和符合经批准对的计量规范的说明。自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的要求,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方框图(适用时),以确保有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规定的要求。

  (3)如不可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实验室应提供结果相关性的满意数据。例如:参加一个适当的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4)实验室建立的测量参考标准只能用于校准,不能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够证明其作为测量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败。

  (5)测量的参考标准的校准工作应由能提供对国家计量基准溯源的机构进行。应编制参考标准进行校准和检定的计划。

  (6)适用时,参考标准、测量和检验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应经受运行中的检查,即期间检查。例如:中流量采样器流量为100L∕min,检定期内用孔口流量计测量四台仪器流量分别为:89.5L∕min、91.3L/min、109.8L/min、113.2L/min,如果我们不进行流量校准都视为流量100L/min,例如在标准状态下采样24h,则实际采样体积分别为128.9m³、131.5 m³、158.1、m³16.30 m³,但都视为144 m³.以大气颗粒物浓度为0.181mg/m³,理论采尘量即为26.1mg,而实际采尘量分别为23.3mg、23.8mg28.6m29.5美mg,则大气颗粒物浓度分别为0.162mg/m ³/0.165mg/m ³0.199 mg/m ³,0.205 mg/m ³.

  通过数据计算,就因仪器流量未校准使测定结果产生10%以上的相对偏差。假如一个城市的颗粒物大气环境控制标准为0.2mg/ m ³以下,只是因为采样仪器的流量一项产生的误差,就可能使本来不超标的监测数据而报出错误的结果却超出大气环境控制标准,可能为大局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对仪器的校准和核查工作不可轻视。

  3仪器期间核查

  期间核查是在相邻的两次期间核查校准(或检定)期间内进行核查,以验证仪器设备是否处于校准状态,确保分析结果的质量。实验室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核查,便于主动发现仪器的变化情况,尽早实施预防措施,避免风险。

  3.1核查计划

  制定监测仪器的核查计划,内容包括:核查种类、核查频度、核查参数、核查方法、核查人员、核查标准及核查结果的判定准则。每个实验室拥有的仪器设备不同,每一种测量仪器对于测量结果的质量影响及稳定性等具有很大差异。因此期间核查计划需要从质量活动的重要程度、成本和风险以及实验室资源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核查计划应由有资质并经实验室授权的人员编制,并经过审批。

  3.2核查方法

  核查不同于检定也不同于校准,所以其参数和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可以从本实验室实际条件出发,根据简便易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下述方法之一:送有资格的校准机构比对;新购置或维修后仪器与正在使用的比对;用校准仪器和标准物质进行校对,如使用CO标气校准尾气测定仪,用标准膜校准二氧化硫测定仪,利用砝码校对数字天平。

  核查的方法多样,基本上以等精度(或高于仪器精度)核查的方式。使用参考标准设备核查如渗透管、标气、标准砝码、流量校准计、声校准器等;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仪器设备的功能核查,或使用两台精度相同的仪器设备比对,或用一台精度相对高的仪器核查相对精度低的仪器设备。一般核查方法来源:检测标准或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仪器设备检定规程(可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 ;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对于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应编制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在化学分析领域,某些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可通过有证标准物质进行。主要应核查仪器设备的精密度、响应值、基线的变化、准确度(标准样品测定) ,而不能只测定一个标准样品。

  3.3核查频度

  当检测标准或规范、仪器使用说明书中对核查提出明确要求时,应依据检测标准或规范、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频次、周期进行。如噪声监测中,《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2008 ) 要求每次使用前后,应对噪声仪校准。检测标准或规范、仪器使用说明书未做要求时,原则上可以在两次检定或校准周期之间进行1次。通过实际工作积累经验,当发现仪器稳定性比预期的差时,应适当加大核查的频次。

  3.4核查结果

  期间核查应是计划的质量活动,核查结果应形成核查报告,核查结果应经授权的有资质的人员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是否准予继续使用的建议,实验室管理层审批。

  4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随着监测手段的日益先进,仪器设备的种类逐渐增多,价格也渐渐提高,仪器设备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合理的利用仪器设备档案进行仪器设备管理,对于仪器设备管理向量化管理发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仪器设备档案化管理分两部分,即仪器设备档案和仪器设备随机档案,这是由仪器设备管理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根据《认可准则》5. 5. 5,应建立仪器设备的管理档案,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规定仪器设备应一机一档。按准则要求,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基本信息登记、采购资料、开箱验收报告、仪器安装调试报告(一般包括:线性测定、精密度测定、准确度测定) ,实验室对新购仪器的技术验收报告(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图谱、重现性、准确性- 标准样品测定、加标回收试验,实际样品测定、干扰实验等) 、说明书和随机附件资料及软件、仪器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维护计划及维护记录、历次维修记录、量值溯源记录(检定或校准证书) 、设备期间核查记录、使用记录、设备降级、停用或报废申请及审批等。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从购置、验收、使用、报废这一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档案资料齐全与否,对于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及仪器使用者对仪器有效管理、正确使用、维护、维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仪器设备档案内容是不断增加,动态管理,使用人员尤其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内容做好记录,并定期归档;

  5 结语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检定、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是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对仪器的管理、校准和仪器档案管理都比较重视,但是对环境监测仪器的期间核查做的还不够,因此,为了保证出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检测数据,首先对使用的仪器设备搞好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测量设备是直接用于环境监测工作的物质资源,数据要依靠它们产生,设备保持良好状态是正常开展监测工作和获得准确可靠数据的先决条件。所以新购置或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应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检定,并在两次检定期间进行必要地核查。

  环境监测数据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站实验室管理,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并对影响监测工作质量各个环节严格控制,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才能真正展现为政府、为社会提供监测服务的技术实力。建议各检测实验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仪器检定、核查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建议各检测实验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仪器检定、核查在环境检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