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工业部门,其中包括火力、水力、风力,核能发电设备,石油化工装置,煤液化装置、输油、输气管线,饮料、乳品加工设备,制药机械,饮用水处理设备和液化气储藏和运输设备等,焊接技术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本文因篇幅所限,仅就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用钢,先进的焊接方法和焊接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三方面的新发展作如下概括的介绍。
关键词:压力容器,安装监督,工作探讨
一、压力容器用钢的新发展
1、近年来,压力容器用钢的发展与锅炉用钢不同,其主攻方向是提高钢的纯净度,即采用各种先进的冶炼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钢中的有害杂质元素,如硫、磷、氧、氢和氮等的含量。这些冶金技术的革新,不仅明显地提高了钢的冲击韧性,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抗应变时效性、抗回火脆性、抗中子幅照脆化性和耐蚀性,而且可大大改善其加工性能,包括焊接性和热加工性能。
2、对比采用常规冶炼方法和现代熔炼方法轧制的16MnR钢板的化学成分和不同温度下的缺口冲击韧度和应变时效后的冲击韧性,数据表明,超低级的硫、磷、氮含量显著地提高了普通低合金钢的低温冲击韧度和抗应变时效性。
3、高纯净化对深低温用9%Ni钢的极限工作温度(-196℃)下的缺口冲击韧度也起到相当良好的作用,按美国ASTM A353和A553(9%Ni)钢标准,该钢种在-196℃冲击功的保证值为27J.但按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的制造技术条件,9% Ni钢壳体-196℃的冲击功应 70J,相差2.6倍之多。这一问题也是通过9% Ni钢的纯净化处理而得到完满的解决。同时还大大改善了9% Ni钢的焊接性。焊接不必预热,焊后亦无须热处理。对于厚度30mm以下的9%Ni钢,焊前不必预热,焊后亦无需热处理。这对于大型(10万m3以上)LNG储罐的建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把、9% Ni钢标准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并与高纯度9% Ni钢相应的性能进行对比,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在高压加氢裂化反应容器中,由于工作温度高于450℃,壳体材料必须采用2.25CrlMo或3CrlMo低合金抗氧钢。但这类钢在450℃以上温度下长期使用时,会产生回火脆性,使钢的韧性明显下降,给加氢反应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5、近期的大量研究证明,上列铬钼钢的回火脆性主要起因于钢中P、Sn、Sb和As等微量杂质。合金元素Si和Mn也对钢的回火脆性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现代的冶金技术,把钢中的这些杂质降低到最低的水平。目前,许多国外钢厂已提出严格控制钢中杂质含量的供货技术条件。现代炼钢技术能够达到了最低杂质含量的上限,可大大降低2.25CrlMo和3CrlMo钢的回火脆性敏感性,其回火脆性指数J低于100,而普通的2.25Cr-lMo钢的J 指数高达300.
6、由此可见,压力容器用钢的纯净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类不锈钢在金属结构制造业中应用急速增长,其年增长率为5.5%,2003年世界不锈钢消耗量为2150万吨,其中我国不锈钢的用量占54.2%极大部分用于各种压力容器和管道,包括部分输油输气管线。
7、为满足各种不同的运行条件下的耐蚀性要求,并改善不同施工条件下的加工性能,近期开发了多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其中包括超级马氏体不锈钢、超级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和超级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这些新型不锈钢的共同特点是超低碳、超低杂质含量、合金元素的匹配更趋优化,不仅显著提高了其在各种腐蚀介质下的耐蚀性,而且大大改善了焊接性和热加工性能。在一定的厚度范围,超级马氏体不锈钢焊前可不必预热,焊后亦无需作热处理。这对于大型储罐和跨国海底输油输气管线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8、目前已在压力容器和管道制造中得到实际应用的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和超级双相不锈钢,这些不锈钢合金系列与常规不锈钢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压力容器和管道焊接方法的新发展
9、压力容器和管道均为全焊结构,焊接工作量相当大,质量要求十分高。焊接工作者总是在不断探索优质、高效、经济的焊接方法,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以下重点介绍在国内外锅炉、压力容器与管道制造业中已得到成功应用的先进高效焊接方法。
二、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屏双面脉冲MAG自动焊接生产线
为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省材料费用,大型电站锅炉式水冷壁管屏均采用光管+扁钢组焊而成。这种部件的外形尺寸与锅炉的容量成正比。一台600MW电站锅炉膜式水冷壁管屏的拼接缝总长已超过万米。因此必须采用高效的焊接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外锅炉炉制造厂大多数采用多头(6~8头)埋弧自动焊。在多年的实际生产中发现,这种埋弧焊方法存在一致命的缺点,即埋弧焊只能从单面焊接,管屏焊后不可避免会产生严重的挠曲变形。管屏长度愈长,变形愈大,必须经费工的校正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延长了成产周期。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更合理的焊接方法。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三菱重工率先开发膜式水冷壁管屏双面脉冲MAG自动焊新焊接方法及焊接设备,并成功地应用于焊接生产。这种焊接方法在日本俗称MPM法,其特点是多个MAG焊焊头从管屏的正反两面同时进行焊接。焊接过程中,正反两面焊缝的焊接变形相互抵消。管屏焊接后基本上无挠曲变形。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经济效益显著。数年后哈尔滨锅炉厂最先从日本三菱公司引进了这项先进技术和装备,并在锅炉膜式壁管屏拼焊生产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之后,逐步在我国各大锅炉制造厂推广应用,至今已有十多条MPM焊接生产线正常投运。管屏MPM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必须保证正反两面的焊缝质量,包括焊缝熔深,成形和外形尺寸基本相同。这就要求在仰焊位置的焊接采用特殊的焊接工艺—脉冲电弧MAG焊(富氩混合气体)。焊接电源和送丝系统应在管屏全长的焊接过程中产生稳定的脉冲喷射过渡。因此必须配用高性能和高质量的脉冲焊接电源和恒速送丝机。这些焊接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愈高,管屏反面焊缝的质量愈稳定,合格率愈高。实际上,哈锅厂从日本三菱重工引进的原装机只配用了晶闸管控制的第二代脉冲MIG/MAG焊电源,送丝机也只是传统的等速送丝机,管屏反面焊缝的合格率达不到100%,总有一定的返修量,为进一步改进膜式壁管屏MPM焊机的性能,最近国产的管屏MPM焊机配用了第三代微要控制逆变脉冲焊接电源和测速反馈的恒速送丝机,明显提高了反面焊缝的合格率。
三、安装监检工作中主要常见问题
1、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资料普遍缺少承压部件强度计算书、热力计算书、水循环计算书、过热器和再热器壁温计算书;锅炉无产品制造监检报告,通过对电厂发送锅炉安装监检意见通知书,供应商已提供部分资料,但部分电厂仍缺少上述资料,我们仍将督促此项工作进行。
2、部分电建公司锅检站质保体系运转不完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人员、无损检测人员持有电力部门资格证书人员少,无损检测人员应持有电力系统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不应只持有劳动系统资格证;焊工资格证不够全面,持有电力部门焊工考委会签发的有效证件少,不符合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和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个别证件存在超期现象。
四、结语
通过实施安装监检,确实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素质,对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