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庆州保存着新罗一千年光辉的文化遗产, 是韩国人值得骄傲的历史城市。本文通过研究日侵时期(1910-1945)庆州市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过程以及利用新罗遗迹转变为观光城市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解放以后的庆州城市变化过程。
关键词:日侵时期,庆州,城市空间结构变化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庆州作为韩国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罗的成立开始到后来一千多年的时间一直作为新罗的首都发展。但是日韩合邦条约后根据日本对韩半岛侵略政策庆州的城市空间构造产生较大的变化。这期间日本通过古迹调查工作注入了殖民史观,歪曲了韩国历史,就在这个过程中庆州拥有了观光城市的性格。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日侵时期(1910-1945)庆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过程以及利用新罗遗迹转变为观光城市的过程,进一步了解解放以后的庆州城市结构的变化过程。
1.2相关研究动向及意义
以庆州为对象研究的论文中有关城市空间的研究者有江太昊、朴秉植,全恩淑,尹正元等人。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复原王京或推测城市原貌等以新罗时代为中心的主题而缺少对近代城市基础设施计划和实行过程的研究,尤其缺少日侵时期庆州对基础设施的实施过程的研究和庆州如何转变为观光城市的研究。
1.3研究范围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日侵时期铁路,道路,下水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和观光开发工作的古迹调查和整顿。
本文的研究时间范围为1910年到1945年解放时期,空间范围包括庆州邑城和邻近地区的西部洞,北部洞,东部洞,路东洞等5个洞以及能了解城市扩张过程的沙亭洞,皇南洞,皇吾洞和城东洞等四个洞。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利用庆州的有关新闻资料,统计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2. 朝鲜时代的庆州
朝鲜时代的庆州一直维持着“府”的地位直到19世纪末改编为庆州郡。《朝鲜王朝实录》中对庆州邑城的记录是没有瓮城,道路4075尺,周围用外濠所包围的方形邑城,建于高丽末期朝鲜时代初期。1915年邑城内开设道路以后拆除了邑城的城墙,而邑城南门的拆除是在1912年朝鲜总督访问庆州石窟庵的时期。1931年庆州升为庆州邑,随后庆州以1952年实行的城市规划为基础开始整顿城市。
3. 日侵时期城市基础设施的整顿
3.1庆州火车站的建成
日侵时期,朝鲜中央铁路有限公司成立。它是以开发韩半岛东南部地区和给世界介绍新罗时代的古迹和遗物为目的而成立的。1917年2月15日,朝鲜中央铁路有限公司获得副署许可。1918年10月31日朝鲜中央铁路有限公司开通了从大邱经过庆州到佛国寺的轻便铁路并把庆州火车站作为狭轨线普通站设在现在的沙亭洞一带。1926年扩建了庆州火车站和铁路并使用至1936年庆州站搬到现在的城东洞一带为止。现在位置的庆州站于1936年12月1日竣工,同一天,东海南部线铁路改良成广轨开通,1943年庆州站扩占土地后沿用至今。
3.2道路的变化
如果把庆州的道路变化按时期划分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1912年至1913年,新设了东西道路和连接原有南北道路的直线道路。第二期为1912年至1925年,一条新的南北道路开通,连接原有南北道路的新道路和馆舍前的东西道路也在这个时期形成。第三期为1926年至1935年2月28日,从下图中可看出至北门的道路延伸为直线道路。第四期为1935年3月1日至1945年8月15日,除了原有的东西道路以外,第二期形成的馆舍前东西道路竣工并形成东轩和内衙前道路与西侧连接的道路。经过这四期的道路建设形成了如今的庆州市路网。
3.3近代建筑设施的变化
日侵初期,近代建筑基础设施均以馆舍和东轩为中心布置。1916年庆州邑城内有郡厅,警察署,邮电局,面事务所,法院,古迹保存会陈列馆,普通学校,小学,市场和东洋拓殖有限公司的仓库。朝鲜时代东轩的一胜阁经改造后作为郡厅使用直至1934年郡厅迁移到馆舍后税务署搬到原郡厅所在地。
大邱地方法院庆州支厅原来位于1909年北门内养武堂,同年12月搬迁至现在的位置。1906年8月大邱警察署顾问支部庆州分遣所该所成为庆州警察署并于1907年独立,1908年7月改名为庆州警察署。大邱地方法院庆州之厅和警察署位于东轩南部的仓库附近。
3.4上水道
庆州的上水道从1932年起经两年时间于1934年3月竣工,总耗费15万韩元。从1940年的统计得知供水人数达一万名,每日最大供水量是1200立方米。庆州邑忠孝里西川的复流水是供水的水源地,它有两个直径5米,深5米的集水亭。
4. 观光产业开发的序幕
4.1古迹调查与金冠塚
日韩合邦条约后古迹调查工作一度活跃进行,到1919年3月1日运动发起,古迹调查工作不得不中断,直到1920年政府再次强调“文化政策”并开始持续挖掘韩国的古迹,其中重点挖掘庆州中心的新罗历史遗址区。1921年9月,一处民宅扩建平整土地时发现了金冠塚。
金冠塚位于庆州市路西洞,是新罗时期(BC57-AD935)的古坟,属于庆州市内三大古坟群之一的路西洞古坟群。 据推测,金冠塚大概是6世纪初的智证王(500-514年在位)前后的国王的坟墓,但坟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尚未探明。 塚内最先挖掘的文物是一个金冠,因而就将坟墓称为金冠塚。这里出土文物有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时期,后676年为新罗统一)的国王或贵族戴过的金冠、金腰带、耳环、手镯等手饰以及马具、武器、土器等。其中仅珠子类就达3万多个,可谓是文物汇集之地。
金冠塚的圆形土堆直径50米,高13米,这里出土的文物被送至国立庆州博物馆内保管、展出。金冠塚起到了挖掘其他新罗古坟的促进作用。金冠塚的发现是新罗古坟挖掘史上的重要一笔,是全世界开始关注庆州的契机。
观察表1的博物馆参观者数可以发现到1920年为止日本和朝鲜的参观人数没有太大差距,但到1930年后朝鲜的参观人数成为日本的2-4倍。这表明庆州观光的主要参观者从日本人转变为韩国人。
4.2博物馆开馆
庆州古迹保存会作由1910年成立的庆州新罗会作为原型,在1913年5月成立。1921年12月庆州古迹保存会在庆州市东部洞的旧官衙布置了陈列馆并开始展示新罗遗物。这与金冠塚的发现有密切的关联。金冠塚发现当时,本来要将挖掘出来的金冠和遗物转移到京城,但由于遭到了庆州市民的强烈反对不得不把这些遗物留在庆州,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的在旧官衙布置陈列馆的事情发生。
陈列馆在1926年6月20日由朝鲜总督府收购成为朝鲜总督府博物馆的庆州分馆,并从1926年7月1日开始向外界开放。当时的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庆州分馆成为现在的国立庆州博物馆。
4.3观光业
金冠塚的发掘和石窟庵的存在被广大在韩日本人的社会圈子得知后国内重要人士和皇族级别人士的庆州考察开始变得频繁。因此庆州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来庆州旅游的观光客的数量也明显变多。与此同时,庆州邑和庆州古迹保存会通过出版活动等持续促进了宣传庆州的工作。当时发行的各种资料包括庆州的观光线路和对庆州各种遗迹和遗物的详细说明,与现在的庆州观光线路有很多相似之处。
随着观光客的增加纪念品的制作业,游览车服务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都得到了发展。1912年8月,庆州开始利用机动车发展城市间运输业,当时在全国属于最早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城市。它的出现主要为了满足从京釜线的主要站点之一的大邱到庆州的观光客的需求。到1930年后期,利用火车到庆州的观光客人数急剧上涨,出现了以庆州为中心连接周边地区的交通运输路线和专门的古迹游览车公司。
5. 结论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庆州城市的变化可从道路的新建与邑城的解体,庆州火车站的建成中得到答案。有其是铁路的开通成为全国人民知道新罗古都庆州的契机。
朝鲜总督府的古迹调查虽然最初以殖民统治为目的进行,但随着庆州地区遗迹调查的广泛进行和金冠塚等许多遗物的出土,庆州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焦点。
庆州遗址保存会很早就开始出土的遗物的保护与展示工作,最后成为现在国立庆州博物馆前身的朝鲜总督府博物馆的庆州分馆。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庆州的殖民地城市结构除了把原有的遗产解体和扩大了规模以外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可以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是庆州的观光基础的建立和作为观光城市的个性的形成的时期。
参考文献:
【1】 韩森建, 《韩国庆州邑城空间的变化研究》,京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3年
【2】 李顺子,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古迹调查工作研究》,淑明女子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庆州史事出版委员会,《庆州史事》,2006年
【4】 奥田悌,《新罗旧都庆州志》,1920年
【5】 辛相和,《庆州城市空间构成原理的研究》,东明情报大学论文,2000年
【6】 辛相和,《韩国庆州城市形成过程研究》,神户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7】 芮明海,《韩国的大都市大邱的城市形成过程研究》,神户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