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9 所属期刊:政法中文核心期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主办的《作物品种资源》(1982年创刊),该刊共出版了17年发行70期,两次入选全国农作物、农学类核心期刊(为第16位)。 期刊历史编辑2000年改名《植物遗传资源科学》,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的前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主办的《作物品种资源》(1982年创刊),该刊共出版了17年发行70期,两次入选全国农作物、农学类核心期刊(为第16位)。
期刊历史编辑2000年改名《植物遗传资源科学》,共出版3年12期,发表论文近120万字。2002年1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创刊,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学会。2003年办理了期刊出版许可证和ISSN国际统一刊号,重新设计封面,并改开本为大16开,页码增加到96页。2006年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页码增加到128页。2007年对封面作了重新设计,内页全部为铜版纸印刷。 2002年第一届编委会成立,编委会组成后,由正副主任轮流担任各期的责任主编,在刊物质量方面严格把关。2006年第2届编委会成立,并于11月17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编委会主任万建民、顾问董玉琛和主编刘旭在会上讲话,对学报的发展寄予厚望。经过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在稿件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较大提高,2003年被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入选“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2004年公开发行,同年荣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二等奖,影响因子0.323。2005年度影响因子0.872,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2006年荣获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二等奖;影响因子0.873;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2007年影响因子0.941。2007年2月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6月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8年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已达到1.015。
获奖情况编辑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二等奖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贰等奖
收录情况编辑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论文目录:
主要产茶国茶树资源与红茶育种研究进展
乔小燕;王秋霜;陈栋2015-10-14 14:34:07刺葡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程大伟;张国海;姜建福;樊秀彩;张颖;刘崇怀2015-10-14 14:33:18玉米(Zeamay)×四倍体多年生玉米(Zeaperennis)可育三倍体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吕桂华;唐祈林;郭国锦;陈坚剑;荣廷昭2015-10-14 14:31:58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方先文;张云辉;张所兵;林静;汪迎节2015-10-14 14:30:52西南地区小麦抗条锈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陈天青;黄芳;李文贞;蒋选利;王伟;刘冬成;阳文龙;张爱民;张立异2015-10-14 14:29:54江苏省沿海地区小麦品种更替与演变分析
张巧凤;吴纪中;颜伟;付必胜;蔡士宾2015-10-14 14:28:52云南保存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系谱分析
毛常丽;吴裕;张凤良;倪书邦2015-10-14 14:27:02谷子抗倒伏性和株高、穗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贾小平;董普辉;张红晓;全建章;董志平2015-10-14 14:27:59内蒙古扁蓿豆种质资源花性状的变异分析
李鸿雁;李志勇;黄帆;师文贵;李俊;刘磊;解永凤2015-10-14 14:25:48云南甘蔗常用亲本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刘新龙;李旭娟;刘洪博;马丽;徐超华;范源洪2015-10-14 14:24:24甘蓝耐裂球性评价方法研究及种质鉴定筛选
苏彦宾;曾爱松;刘玉梅;沈火林;肖兴国;李占省;方智远;杨丽梅;庄木;张扬勇2015-10-14 14:23:16苜蓿SSR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乌云塔娜;石凤翎;薛晓兰;石凤玲;崔楠2015-10-14 14:22:16取样策略对SSR标记鉴别紫云英品种能力的影响
推荐期刊:《东北亚论坛》杂志是吉林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百强学报”。
上一篇:东北亚论坛核心期刊论文投稿